劉家興繼承父業,在南通自家鹽業公司裡帶了一大批鹽票,趁絲綢淡季,在鹽業上做文章。

浙江的嘉興、金華等地醃製行業很發達,需要大量的鹽。

劉家興帶了阿榮一路過來,鹽引已經出售過半。他們趕著馬車,正沿著蜿蜒的小路向嚴州府而去。

八月份的天氣,赤日炎炎,空氣悶熱得劃根火柴就可以燃燒起來。田野裡一片荒蕪,水田裡乾枯得裂著一道道交叉不一的裂痕。劉家興看著窗外,心裡卻感到一陣無比的冰涼。

馬車路過一道小山坡,只見幾個衣衫襤褸的人圍著一堆。

劉家興說:阿榮停車,下去看看。

劉家興下了馬車,和阿榮一起來到人群中,一看不覺大吃一驚,只見一男一女兩具衣衫襤褸的屍體躺在那裡,有幾個年輕人在挖坑。劉家興問道:死者何人,為何就此埋了?

一位衣衫襤褸年青者哭訴著道:死者乃是小生父母,只因近日我處不少人得了如此怪病,無錢施藥,只得等死。又因家境實為貧寒,無錢埋葬,只得就地掩埋,入土為安,以撫我不孝之心。

劉家興聽後,淚流滿面說:且慢埋葬。

幾個人好奇地看著劉家興。

劉家興對阿榮說:掏些銀兩與他,讓他給父母買兩口棺枋,買些衣服,換了再買也不遲。

小青年一下朝劉家興跪下,道:客官如此大恩大德,在下銘刻在心,有生之年,力圖相報。

劉家興道:快快起來,抓緊去辦。

旁邊一個幫忙挖坑的人無意說了一句:如此情況,那村裡還有好幾家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一聽村裡還有好幾家,劉家興對阿榮說:我們這就前去看看。

劉家興、阿榮隨帶路者前往村裡,只見一戶人家正好抬著一具用蘆葦裹著的屍體出來。劉家興吩咐阿榮掏銀子,一下子有十多戶人家,劉家興吩咐阿榮一一照辦。

在一家民宿裡,劉家興得知當地普遍得了瘧疾病,還有不少人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瘧疾並非不治之症,只因無錢施藥,這種病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傳播快。

劉家興喚人去把甲長請來。又吩咐阿榮每戶發五塊大洋。

劉家興對甲長道:快快差人去請郎中,給病者醫治,所需費用一概由在下承擔。

甲長向劉家興雙手作揖,深情地道:客官如此大義,是我村民之救星,名垂青史。請問恩人尊姓大名。

阿榮嘴快,道:歸安縣劉家興是也。

劉家興笑道:哎,區區小事,何必掛齒。

郎中來了。劉家興對郎中說:這幾天勞駕您給村裡所有病人治病,到康復為止,所有費用和我來結算。

由於天氣炎熱,加上幾天的勞累,又沒有很好的進食,劉家興突然感到一陣頭暈,倒在地上。

這下,可急壞了村裡所有人,阿榮也急得團團轉,不知所措,萬一有個事如何交代?甲長緊接著叫道:快,快!叫郎中趕快過來,給他看看。

郎中過來給劉家興診了脈。說:他是勞累過度,加上幾天沒有好好飲食,天氣又熱,人有些虛脫,現在也有點高溫,等高溫退了,自然就會恢復。現在急需要一種“一見喜”的退燒草藥,我這裡已經用完,得馬上派人上山採藥。

一聽要上山採藥,兩位上了年歲的村民,背起籮筐就走。

兩位村民攀巖爬坡。見到“一見喜”就挖。不多時,一籮筐“一見喜”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