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義推任恤(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金花他們隨劉家興又來到旁邊一間廳堂,只見樑上掛著一塊匾額,上面寫著:“義推任恤”四個字。落款:李鴻章
陸金花驚歎的問道:這真是李鴻章親筆題詞嗎?
劉家興笑著說:那當然。
劉家興接著說:提起這塊匾額也有些來歷。
南方的冬天,雖然沒有北方那麼寒冷,但一到三九嚴寒,還是冰天雪地。狂風呼嘯,大樹在狂風中搖晃,一條條樹枝就像一條條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著。
1876年,這一年的冬天,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不斷襲擊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特別寒冷,簷口都掛滿了冰凌柱,連浩大的太湖都結了厚厚的一層冰。門前小河的河面上的冰厚的小孩們可以在上面自由玩耍。
書房裡,炭火盆把屋子烤的暖暖。祖父劉鏞正坐著椅子上在看賬本。這時,叔公劉鋌進來,說:哥有您一封信函。
祖父問道:哦,何方來函?
叔公道:信封上是河南鄭州。
祖父好奇地道:河南吾未有友,怎會有來函?
劉鋌叔公把信呈與祖父。
祖父用小剪刀把信封開啟,只見信箋上寫著:
劉鏞閣下謹啟:
冒昧至函。只因近期天公作難,我區遭寒潮來襲,百年未遇。不少黎民百姓,飢寒交迫,難於抵抗。凍餓亡者有之,為官實感痛心。故致函閣下,以求衣物。勞閣下費神相助,盼慨允。
李鴻章
同治十二年臘月初八
祖父看完信,心情無比複雜。堂堂李鴻章是時任直隸總督,親自給自己寫信,乃是對自己的一種信賴,也是實在無奈至極。
於是,祖父提筆回覆:
李大人大鑒:
惠書敬悉。
大人日理萬機,憂國憂民,有你為官,乃百姓之榮幸。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乃吾民族之大義,責無旁貸。效勞之處,理當盡力而為。現呈大洋十萬,請笑納,以解燃眉之急。衣物之類,日後即辦。
敬稟者歸安縣南潯劉鏞
同治十二年臘月初十
祖父寫完信,立馬差劉鋌帶了信函、銀票快馬加鞭,星夜兼程,奔赴河南。
祖父又找來人。祖父對他們道:當務之急,你們分頭前往盛澤、震澤等地,各購置棉被、棉襖二萬套,越快越好,假若廠家一時拿不出那麼多貨,煩請他們加班加點,那是救人之大事,適當增加一些費用也無妨。
祖父又到了絲行會所,召開緊急會議,他對與會者道:各位鄉親,現今河南遭遇百年未遇的寒潮,凍餓亡者有之。總督李大人親自給鄙人寫信,向南潯救援。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乃我民族之大義。吾南潯尚有家庭五千多戶,家庭尚有多年未穿的舊衣服,放在箱子裡沒有用,還佔了地方,不如捐獻出來,一家一件那就是五千多件。勞駕各位,回去以後,這一兩天,翻箱倒櫃找找看,並轉告左鄰右舍,以解決河南民眾的危難之急。我劉鏞替河南民眾謝謝各位了。劉鏞向大家雙手作揖。
會議期間,有的人就在私下議論:說真的,舊衣服哪家沒有,現在年輕人趕時髦,誰還穿舊的?扔了捨不得,不扔也沒處放。
會所成了臨時倉庫,奶奶也日夜前來幫忙。
奶奶心比較細,她要人把男人穿的、女人穿的、小孩穿的分別打包。她說:分別打包,到時也好容易派送。免得到時亂七八糟。
短短一天多時間,各種衣物就收了大大小小的幾百包,上萬件。加上二萬套祖父自己花錢購置的棉被、棉襖。於是連夜找來漕運谷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