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幾天,天氣晴朗,有點西北風,天助我力。三條船撐起了蓬,無須人力搖船,每條船隻要一名舵手把握前進方向,運輸在運河上,其他船工們在船艙裡,有的閉目養神,有的亂談“山海經”。
放眼望去,黃浦江上水汽氤氳聚集,江上的明月與白帆一起冉冉上升。那是連神仙都羨慕的場景。
劉家興走出艙外,站在船頭,眺望河道兩岸煙霧中的高樓,判斷船處的方位,斷定離目的地的距離。時逢黃浦江退潮,順風順水,二百多里的水路用了二十多個小時,就到了上海碼頭。
船靠岸,劉家興關照船家要隨時隨地要注意黃浦江的水位,以防退潮船被擱淺。自己迫不及待地跳上岸,叫了一輛人力車,就到洋行去打聽訊息。
步道街也稱四馬路(福州路),是上海最早的東西向馬路之一,不少的洋行都開在這裡。
劉家興在幾家洋行門口轉了一轉,只見洋行有幾個外國人在打聽“輯裡春絲”的牌價。
絲行夥計回答道:輯裡春絲現在還沒有貨。
劉家興一聽,心裡基本上有了一點底。於是,到滷菜館買了一點滷菜和兩瓶燒酒回到船碼頭。招呼船家和一些船工,道:來來來,一天一夜,大家辛苦了,來,大家多來喝幾口,解解乏。
大家圍在船上,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可劉家興卻滿腹心事,他吃不準明天的行情究竟如何?
第二天一早,劉家興起來,梳洗完畢以後,到大餅攤上買了一副大餅油條,一邊走一邊吃,思考著今天的行情會是什麼樣子。
洋行門口,這時,也三三兩兩來了不少外國人。劉家興不停地看著手錶,焦急地等著洋行開門的那一刻。
上午八點,洋行正式開門,夥計掛出了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輯裡春絲每兩收購價2兩3分。
劉家興看了嚇了一跳,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哪裡會有這麼高的價格,表示懷疑,於是,上前問絲行夥計:請問今天輯裡絲的行情怎樣?
夥計說:你不認字嗎?牌子上不是寫著嗎,輯裡春絲每兩收購價2兩3白銀。
劉家興喜出望外,這相當於南潯牌價的3倍還要多,利潤竟有這麼高。於是擠到櫃檯前,對夥計道:我有輯裡春絲400包要出售。
夥計驚訝地看著劉家興問道:您這位老闆,不要空口說白話,您說話當真?
劉家興笑道:我哪兒有閒工夫到您這裡來開玩笑的。
夥計又問:貨在哪裡?
劉家興回答道:就在碼頭。
夥計道:那好,我們就到碼頭驗貨,在那裡交易。我們進庫也方便。
一聽有輯裡春絲,幾個外國佬蜂擁而至,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對夥計道:先生,輯裡春絲我們都要了,我們都要了。
夥計對他們斜看一眼道:這裡還沒有交易好,怎賣給你們?
上海外灘碼頭,洋行夥計一包包驗看著劉家興的貨,一看是“劉順恆絲行”標籤,貨真價實,分量也足,看完表示滿意。當場給劉家興交易完,付了銀票。
劉家興,這是他第一次做生意,就掘得了第一桶金,他拿著銀票高興之極。
這時,一位西裝革履,拿著公文包的男子向他靠攏。很有禮貌地說:先生,能不能浪費您一點時間,借一步說話?
劉家興微笑著點點頭。道:好吧。
在紫羅蘭咖啡館裡的一個包廂裡,劉家興在和那人侃侃而談。
那人道:鄙人姓湯,名保和,錢塘人士,現是一位法國買辦。今天有幸與先生相識,不知先生是何方人士,尊姓大名。
劉家興笑著說:看上去湯先生比我年長,理應叫湯兄才是。小弟是湖州府南潯人士。姓劉,名家興。我也曾在法蘭西的馬賽留洋兩年。
湯保和笑道:那太巧了,法蘭西也好,湖州府也好,我們可謂是個老鄉啊。哈哈。
劉家興笑道:那倒也是,倒也是。
湯保和笑著又問道:那不知小弟是否專做絲綢生意?或者還做其他?
劉家興道:我家幾代主要做絲綢生意也兼做其他。家父是“劉順恆絲行”的老總劉順生。現在嘛,我也剛剛開始接手家業,主要做絲綢為主。
湯保和笑著道:哦,原來是這樣啊,其實“劉順恆絲行”我們也早有所聞,沒想到就那麼巧,今天在這裡相遇。不知你們時下還有沒有現貨?
劉家興道:現貨倒是還有,但就是還需要一週之久。
湯保和笑著問道:不知數量有多少?
劉家興道:目前可以保證的有1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