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董夫人徐愛珍拿了一包東西,來到了劉府。

丫環迎春進來通報道:太太,董太太到訪。

劉夫人來到門口笑著道:哎呦,董家姆媽,你今天怎會有空過來啊?快進來,裡面坐,裡面坐。

董夫人把包放在茶几上。

丫環迎春送上了茶。

董夫人笑著道:呶,我阿囡的姑媽昨天從鄉下送來點鹹鴨蛋過來,我給你家拿點過來,嚐嚐鮮,嚐嚐鮮。

劉夫人妍妍笑道:你啊,不留著自己吃,還給我們送過來,真的不好意思。呶,前幾天啊,小瑩她妹妹也從鄉下拿了點過來,還沒有吃完呢。嘻嘻

董夫人笑著道:哎呀,我們姐妹倆還講啥客氣話。我呢,也是“一顆果子一條心。”哎呀,劉家姆媽,我呢,平時有多羨慕您啊,你家呀,往後兩房媳婦兒孫滿堂,不像我,這肚子不爭氣,就養了那麼個閨女,閨女嘛,養到一百歲也是人家的。這是遲早的事。嘻嘻,我往後啊,連個叫奶奶的都沒有。

劉夫人妍妍笑道:哎呀,董家姆媽,其實不一樣呀,你沒有人叫奶奶,可我也沒人叫外婆呀。再說,養兒子是名氣,養女兒呀是福氣。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貼心貼背。兒子嘛是父母的皮夾克,冷的時候穿擋不住寒,暖和的時候穿又太熱,扔又捨不得扔,還特別貴。兒子媽把他養大了,給他娶了媳婦,媳婦天天晚上吹枕邊風,哪有男人不聽老婆的?所以啊,有人說,娶了媳婦,等於死了個兒子。不把你氣死才怪呢。

哈哈,哈哈。兩個女人笑個不停。

董夫人又笑著又道:我家就那麼一個女兒,呶,她阿爹呀也有點捨不得她嫁出去,想放在家裡招個上門女婿,家裡畢竟還有那麼多資產。我說呀,有啥上門不上門的,眼睛一閉還不是都是他們的。討媳婦就要看門房了。老古話,什麼樣的娘養什麼樣的囡。劉家姆媽,我和您也算做了那麼久的姐妹,我的脾氣你也是知道的。哈哈。

劉夫人笑道:所以呀,一般人家都講究表姐妹成親,也是這個道理。大家知根知底。

董夫人又笑著又道:你不知道呀,呶,人家背後都在議論,講我家阿囡和你家二公子倒蠻般配的。嘻嘻。你不知道曉得不曉得,他們兩個啊經常在一起白相。前幾天啊,倆人又出去了。

劉夫人笑道:他們倆個從小一塊長大。好是蠻好,我們兩家人家呢,又是世交,倒也知根知底。那就要看他們兩個的緣分了。

董夫人又道:我家阿囡啊反正都聽我們父母的。我啊,我也實在有點擔心呀,兩個年輕人經常在一起,頭腦一發熱,弄出的啥事出來。一個姑娘婆家還沒有,挺著個肚子,還不被人家當笑話?

劉夫人也笑著說:這應該不會的,他們兩個啊,也不是都沒有腦子的人。我看不會的不會的。

董夫人又道:哎呀,劉家姆媽,我家阿囡呀比較文靜,她呀,和誰說話就臉紅。而男小人就難講了。呶,初二那一天,他們兩個出去白相,白相得蠻好的,我家阿囡呀聽到有人過來叫你家公子為姐夫。誰知我家阿囡啊,回家就生我的氣。我說,不會的不會的。人家還沒有定過親,哪裡有人叫姐夫呀?

劉夫人一聽,哈哈大笑。道:是啊是啊。連物件的影子還沒有,哪會有人喚姐夫呢?肯定是誤會了。

董夫人又道:我也是這樣說的。哎,劉家姆媽,依我看啊,我們兩家呀也是世交,如果他們雙方願意,不如早點定下來。現在年輕人啊說不清楚,免得夜長夢多。

劉夫人笑道:是啊,何論從哪個方面都蠻般配。現在啊,年輕人的事做父母也做不了主,不像我們那時,都是父母說了算。這樣,這幾天我來聽聽我家家興的口氣看,再給你家一個回應。

董夫人笑道:倒也是,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