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西王母的真身(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當我在糾結是和上次一樣爬上去,還是順著巖壁下到谷底。
可就在這時候,幾聲高亢的鳥叫聲從身下的黑暗中傳來,我下意識地死死盯著身下的黑暗,剛開始還什麼都看不到,正當我準備轉移視線時,就看到幾個白色的東西從地下的黑暗中閃出,而且越來越清晰。
天吶!竟然是幾隻白色的大鳥。
看清白鳥的樣子,我是既震驚又興奮,果然是白鶴,只是這幾隻白鶴的個頭太大,目測伸開翅膀足有三米長。
我知道所謂的白仙鶴是鶴屬的一種大型涉禽,一般體長120160厘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
碩大的白鶴鳴叫著從我身下的黑暗中緩緩升起,剛開始我還看得有點愣,就在白鶴經過我身側的一剎那,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深吸一口氣,跳向了距離我最近一隻白鶴的背上,然後死死抓住白鶴的翅膀。
白鶴只是鳴叫一聲,朝著一側的大霧中飛去。
雲霧繚繞如同仙境,白鶴在濃霧中似乎能辨別方向,它們拐了幾個彎兒,倏地一下就衝出了濃霧,頓時陽光普照,出現在我面前是一片參天大樹,以及一條蜿蜒的小溪,順著小溪往前看,是個月牙似的小湖。
幾隻仙鶴停在了一棵參天大樹下。
這樹至少有五六個人合抱粗細,枝繁葉茂,樹葉像是人的手掌。
白色仙鶴落地後,我從白鶴背上跳了下來,視線定格到眼前的大樹上,它猶如一把巨大的綠傘。
這樹的樣子很奇怪,騎在白鶴背上在空中時,看著只是一棵大樹,可站在樹下再看,就看清楚原來是兩棵互相纏繞在一起的樹,大概在一起生長的時間太久,兩棵樹幾乎“合二為一”。
再看了幾眼,我不由地心跳加快起來。
之前讀《山海經》時,讀到書中記載了一種扶桑樹。
扶桑樹是我國古代神話中的一種樹,生長於遙遠的西方,是由兩顆相互纏繞的大桑樹組成的,這種樹是太陽的象徵,傳說太陽就是從扶桑樹的位置緩緩升起,夸父逐日和后羿射日的傳說就是在扶桑樹的傳說中演變而來的。
據說扶桑樹是中國神話中的靈地之一,生長在遙遠的東方大海上面,是一個靈氣十足的地方。扶桑樹是太陽女神羲和的兒子金烏的棲息之地,金烏在扶桑樹生長的地方駕車而去。
扶桑樹也是連線人間、神界以及冥界的大門,三界之間的聯絡交流依靠扶桑樹,但是由於后羿站在扶桑樹上面射日,導致扶桑樹承受不起重量,所以折斷了,從此三界之間的聯絡就斷了。
在我國神話傳說中,扶桑樹同時還是太陽女神和他的九個兒子休息的地方。每天太陽女神都會和其中的一個兒子從這裡駕車出發太陽便升起來了,日落了便趕回這裡休息。
有一天突然出現了變化,天空中一下出現了好幾個太陽,烈日炙烤著大地,將地下的人民曬死、渴死。后羿這時出現了他立志要射死這幾隻為禍人間的太陽。
於是后羿來到了扶桑樹下,看到九個太陽都升到了天空上,便爬上扶桑樹的枝幹上,站在扶桑樹上射下太陽。最後九個太陽被射下來八個,還有一個逃跑了。后羿射日時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有許多扶桑樹的枝幹被踩斷了,從而這棵樹也不再擁有通往神界的神力。
萬萬沒想到世上真的存在這種神樹,而且還這麼巨大。
崑崙山脈這一帶在我國古代文化中就屬於西方,而且也是傳說中神仙府邸,這一切竟然驗證了傳說。
經歷了這麼多事後,我得出個詭異結論——我國古代的神話並非無稽之談,準確說是另一段不被人知的真實歷史。
放眼望去,視線中還有不少這樣的樹,只是都沒有這麼大。
再看四周,盡頭都是繚繞的雲霧。
我不由地再次一陣激動——難道這裡就是傳說中的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