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為“魔”準備的陷阱(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一定的場合和氛圍下,雄性動物“調戲”雌性動物,或許已經算是生物的本能,被寫進了動物的基因中。
此時此刻,即便是知道我面對的是陰司刁蠻公主,但還是忍不住繼續自己的“作死行為”。
秦蓓蓓嘴角微微揚了揚:“你敢和我一起生活!”
說實話其實我可能真不敢,但此時話趕話,礙於男人的面子我隨口回道:“這有什麼不敢的!”
秦蓓蓓並沒有繼續我的話題,而是順勢告訴我:“四天後我們必須亥時舉行婚禮,子時入洞房,卯時去拜見我父親。”
心中默默算了一下她說的時間,亥時是晚上九點到十一點,子時是晚上十一點到第二天凌晨一點,卯時是凌晨的五點到七點。
清楚具體時間後,我不由地又是一驚。
據我所知,古代都是黃昏時分舉行婚禮,完事後直接入洞房的習俗,這樣一氣呵成也算是省了不少事。
古代婚姻習俗內容十分講究,婚姻各項儀式繁瑣複雜,尤其是帝王之家和權貴官宦們對婚禮的形式極其看重,有一套完整的禮儀和標準。
其中一項便是在晚上拜堂成婚。
我所學的法醫學專業有一門傳統學專業,就介紹過古代的婚禮習俗。
晚上舉辦婚禮的習俗起源於西周時期,中國古代拜堂成親都是在黃昏之後,“黃昏成婚”中“婚”也與“昏”同音,從最開始時,婚禮也被稱為“昏禮”。
可以說這也就是婚禮的來歷。
陰陽學上說,黃昏正值太陽落下月亮升起,白天與夜晚交替,此時陽氣下降、陰氣上升,陰陽相合,因此黃昏之時天時地利,男子與女子結為夫妻,被認為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是結婚的最好時間,對以後的婚姻也大有裨益。
而且新郎新娘拜堂行大禮需要耗費時間,向賓客敬酒也需要耗費時間。在黃昏時分成親,不僅可以為晚上入洞房做好準備,而且也可以讓夫妻二人早一點休息,所以傍晚時分成婚時間最為合適。
在現代很多人眼中,初婚要在中午前結束儀式,二婚才在下午辦的說法也並不準確。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地逐漸產生了結婚時間的差異。在目前我國也並非全國各地都在上午結婚,很多地區依然保留了晚上結婚的習俗。
而“初婚者的婚禮儀式要在中午12點以前結束”的民俗形成的歷史時間並不長。
上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政府展開轟轟烈烈的“新生活運動”中規範婚俗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因而在中午12點前後結婚成為區分“頭婚”與“二婚”的標誌。
可是晚上九點以後才舉行婚禮,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怎麼說呢?這是個十分尷尬的時間,這個點舉行婚禮,首先是參加婚禮的賓客帶來諸多不便,其實是對新婚夫婦也不便——把洞房花燭夜的時間拖遲到了後半夜甚至凌晨。
又一想,對方可是陰司,參加婚禮的本就不是人,和陽間規矩不一樣也算正常。
腦中閃過這些雜念後,我趕緊問:“那……那到了子時真會入洞房?”
問出這話,我臉隨之就是一熱。
“這有什麼值得懷疑的?”秦蓓蓓似笑非笑地反問我。
“真的?”我心臟狂跳起來。
秦蓓蓓杏目一瞪,卻沒再繼續說什麼。
接下來屋子內開始了一分多鐘的寂靜,氣氛有些尷尬。
“我得走啦!最近三天應該不會再來找你,這也是規矩,到第四天晚上黃昏時分,我們的車會來接你同事們,當然還包括你所有可以參加婚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