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先秦方士的命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泰國續命術?”我念叨了這陌生而且聽起來就很詭異的名字兩遍,反問老楊,“怎麼會和泰國扯上關係呢?”
老楊沒用回話,而是淡淡地笑了笑,反問我:“今天晚上吃飯了麼?”
這問題轉折得太快,我有點沒反應過來:“啊!吃了……吃了點。”
“那好!陪我再吃點吧!”說著站起來,轉身朝著廚房方向走去。
“喂——”
我站起來想追上他,讓他一口氣說完,這又不是懸疑劇,不用“下回分解”吧!
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這老頭總給我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在氣場上完全把我壓制住了。
可能有真本事的人都性格古怪。算啦!還是耐心等等吧!
又等了十幾分鍾,老楊端來幾碟小菜出來——一碟涼拌豬頭肉,一碟花生米,一諜豆腐皮炒素菜,隨即又拿出一瓶四十二度的北京二鍋頭和兩個玻璃杯子。
“陪我喝點!”老楊語氣和之前完全不同,此時給我的感覺就是生活中極普通的老頭。
“好啊!”直覺告訴我,擺下這個陣勢,他一定會有很重要的事要說。
我主動遞過杯子,老楊慢騰騰地給我倒滿酒,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然後不聲不響地喝了一口。
“楊叔……”我也趕緊端起來喝了一口。
“我不是你叔,還是叫我老楊吧!”
這話聲音很低,節奏也很慢,話語間卻帶著一股讓人不可違抗的力量。
“奧——老楊!剛才你說泰國續命術,聽名字應該是泰國的一種可以讓人續命的邪術吧?”
我自認為這話說的很嚴謹,可老楊卻搖了搖頭:“不!其實這種邪術是我國先秦時期方士們的傑作,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致力於對長生不老藥的追尋,於是大肆抓捕天下方士,被逼無奈下,於是有一部分方士南遷,躲到了暹羅國,也就是古代的泰國,還有一部分到了東北,輾轉到了朝鮮及日本一帶。”
我對這種神秘玄乎的東西很感興趣,再次跟著老楊喝了口酒,準備細聽他說。
老楊夾了一口菜,嚼了幾口後才繼續說。
中國歷史上早期的方士有很多都是燕齊一帶濱海地方的人,按地域算都是北方人。從戰國末年,這些人已經有了自己的傳授系統,《史記》中將他們叫做 “方仙道”。
方士主要工作就是講求長生,認為透過服食、淫祀可以成為神仙。司馬遷說他們是 “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班固將他們叫做“神仙家”。
先秦時代方士的思想歸根結底就是神仙思想,來源不是單一而是多重的。方士的神仙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遠古時期的靈魂不死觀念是神仙思想產生的開端。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典籍中存在的大量關於神仙的描寫,極大豐富了方士的神仙思想的內容,戰國以後帝王追求長生不死的活動,標誌著方士的崛起即神仙思想的正式形成。
老楊提到了姜子牙,說姜子牙算得上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方士,而“封神榜”的傳說原本說得是方士成功求仙的過程。
聽老楊說到這裡,我忍不住插嘴:“照你這麼說,我國的歪門邪術應該比泰國的更厲害才對。”
老楊又是一口酒,然後淡淡地回道:“應該是這樣,不過後來發生了眾所周知的事兒,導致華夏這片土地上的神秘術法從此沒落。”
“什麼事?”我趕緊問。
“焚書坑儒!”
“啊!這怎麼可能呢?可……可歷史課本上不是這麼寫的。”
“歷史書?書上寫出的基本都是當朝統治者想讓後人知道的歷史,並非真的歷史,隨便看看也就行了,別太當真。”
這種對歷史的“非主流”看法我倒也聽過,不想繼續這個話題,於是接著剛才的問題問:“焚書坑儒和外國的歪門邪術比我國的厲害有啥關係?”
老楊猛地喝了一口酒,又給自己倒滿,語調變得低沉了不少:“因為所謂的焚書坑儒只是個幌子,秦始皇真正焚燒的不是儒家的著作,坑殺的也並非儒家子弟。”
琢磨了幾秒鐘,我渾身猛地一顫:“難道他的真正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