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鏡子中的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陸的“飯約”再次泡湯,不過這件事僅僅對他而言,未必是壞事。
在小陸再熟悉不過的地下一層停屍房內,小陸手口並用,用盡全力安慰吳曉可,也順帶著安慰吳曉可父母。
這小子雖然憨厚,卻也知道這是自己表現的大好機會,豈有錯過之理。
李景凱和李志明要帶著13路末班車案子的材料去法院,臨走前把這案子的事交代了一下。
根據倆人的安排,我們法證科當務之急是給死者做DNA鑑定,證實死者就是吳曉可失蹤多年的雙胞胎姐姐。
刑警那邊先給吳曉可父母錄了口供後,趕緊派人想法調查死者現在的身份,試試能不能聯絡到她現在的家人或者朋友。
確定死者現在的身份應該對偵破此案很有幫助。
在小陸的不斷央求下,我仗著自己是參與案子法醫的身份,快速讀了三頁半的口供記錄。
吳曉可一家住在龍城市龍口區,吳曉可的爺爺是改革開放後第一批殺入商海的人,並在撈到第一桶金後,在家鄉造了紡織廠。
憑藉著靈活的頭腦及對時代發展的敏銳嗅覺,一家紡織廠變成兩家,她爺爺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成為百萬富翁。
要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常常用“萬元戶”來形容那些富豪或暴發戶,一百萬是個什麼概念?我想怎麼也相當於今天的百億吧!
後來工廠變成了公司——三十年前,昊龍棉織業公司的名字很多當地人應該聽過。
爺爺去世後,所有的資產包括公司自然由他們唯一的兒子繼承,也就是吳曉可的父親。
吳曉可父母感情不錯,有了可愛聰明的雙胞胎閨女後,更是相敬如賓,誰知悲哀的事情發生在了倆孩子四歲半的那個夏天。
當時他們帶著倆孩子在公園玩,雙胞胎中的姐姐吳曉涵忽然失蹤了。
為了找女兒,夫妻倆再也無心管理公司,以一個很誇張的便宜價格賣給了別人,從此走上尋找失蹤女兒的“不歸路”,一晃眼整整過去了二十年。
奇怪的是吳曉涵就好似人間蒸發了一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好在半年前,有人聯絡到她父母,說在我們這一區域見到過一個和吳曉可一模一樣的女孩。
於是一家三口來到了這裡。
DNA的結果最快需要半天時間,大家並沒有等,因為看到停屍房女屍和吳曉可的人應該不會懷疑,因為倆人不但身材和模樣幾乎一模一樣,就連手都好似複製的。
倆人的手都細長白皙而且軟若無骨,武俠小說中常用“十指如蔥”來形容這隻手,反過來說,在小說中與這個詞相對應的也都是絕世美女。
倆人的指甲也很有特點,晶瑩飽滿,咋一看像是塗抹了一層玉石般的指甲油。
記得吳老師在課堂上說過,人的手就是第二張臉,嚴格意義說世上不存在兩張完全一樣的臉,也不存在兩隻完全一樣的手,不同人的手,除了手指的指紋不同外,手形和指甲也是極具區分特點。
長這麼漂亮的手和指甲的人,其比例絕對只有百分之幾,所以即便是DNA鑑定結果還沒出來,大家也都相信倆人是雙胞胎姐妹。
吳曉可父親早已老淚縱橫,被我和小陸拉著離開停屍房後,忽然轉身停住了,她看著刑偵大樓沉默了足有一分鐘,然後用嘶啞的聲音大吼道“能抓住殺我閨女的兇手,我捐贈一百萬!”
我聽出了他此時的心痛,一個平凡父親的無可奈何。
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覺得眼前一片模糊,眼前的一切慢慢晃動起來,趕緊晃了晃腦袋再次望去,就看到老兩口身側還站著個纖細的身影,這人緊緊跟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