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啟之前眾人表演的歌曲,劉西林都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欣賞,去聆聽。

而現在,寧啟僅僅唱了一段,他已然雙目含淚,這寫的就是他啊!

“轉眼過去多年時間多少離合悲歡,曾經志在四方少年羨慕南飛的雁。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漸行漸遠,未來在哪裡平凡,啊誰給我答案。

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麼模樣......”

所有人怔怔的看著臺上手握話筒的男人,他的一言一語為何如此的扎心?

因為他的歌曲講述的不僅僅是劉西林,更是無數普通人的經歷。

後臺休息室當中,江樓和張北他們目不轉睛的看著電視上寧啟的表演。

他們都是四十朝上的歲數了,當年二十歲的時候出道,也算得上是年少有為,但他們依舊體會過這首歌中的感受。

誰年少時還沒暗戀過呢?走上社會為了追逐夢想,同樣也遭受過白眼與嘲笑。

只不過他們在以後的歲月當中真正的觸控了夢想。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體會不到這首歌所表達的情感,《老男孩》這首歌最強大的地方莫過於能夠讓人共情。

當你認真的傾聽與感受,其中的情緒就會將你包裹。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轉眼回望自己的人生,年少時的理想是否還在?

理想死了嗎?

我還是從前的我嗎?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

這是整首歌中最為催淚的兩句話。

生活只剩下了苟且,稚嫩的夢想還沒見到發芽的那天,就已經被分解在了生活當中,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麻木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看那漫天飄零的花朵,在最美麗的時刻凋謝,有誰會記得這世界他曾經來過。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任歲月風乾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裡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如果有明天祝福你親愛的。”

最後一段奮力的喊唱,寧啟放下話筒的時候,同樣是熱淚盈眶,不止是臺下的觀眾會共情,他作為演唱者,更加是會將自己帶入到歌曲當中。

一曲結束,此刻卻沒有掌聲,有的只是臺下的抽泣聲。

坐在評委臺的劉西林,更是已經完全不顧形象的趴在桌子上大哭起來。

此時後臺的嚴濤導演揉了揉有些發紅的眼睛,看著螢幕中的寧啟喃喃說道:“這小子的歌真他媽催淚。”

但在短暫的感傷後,嚴導便只有高興了。

寧啟這個表演給到他的驚喜太大了。

《老男孩》這首歌是精品中的精品。

這首歌有靈魂,能夠觸控人心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