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自己保持心情愉悅,又不用花一分錢,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找一個見不著面的暗戀物件。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依然精神抖擻的姜時初,在繞小區跑了十圈後,敲響馮媽的房門,催促馮媽出來做早飯。

馮媽被喊起來的時候,眼袋能載下一條星河。

相較之下,姜時初從頭到腳都洋溢著青春的活力。

從今天早上開始,嘉賓就能使用冰箱裡節目組準備好的食材。

所以,姜時初提出要吃馮媽親手擀皮剁餡的申城小籠包!

馮媽:“……”

馮媽在姜家做了十五年保姆。

可以說,是看著姜時初一點點長大的。

姜時宇驕橫,是許美鳳慣出來的。

馮媽早就見怪不怪。

然而,姜時初以前並非如此。

在馮媽的記憶裡,姜時初是那種非常好打發的孩子。

姜時初姐弟倆上初中那幾年,姜家的條件比起如今還要差一些。

姜時宇是讀申城最好的私立中學,卻也因為學費高昂,姜家供不起兩個,姜時初只能去唸小區附近那所公辦初中。

私立中學距離甚遠,許美鳳夫婦不捨得兒子住校,每天都由姜海開車送兒子上下學。

至於姜時初,則是自己揹著書包走去學校。

姜時宇自小就對飲食特別挑剔。

所以,三百六十五天,她天天都得做三四種早點。

姜時初起得早,看她忙得暈頭轉向,也不出聲打擾,自己從電飯煲裡盛一碗剩飯,再用開水燙一燙,就著前一夜的剩菜就能餵飽自己。

姜時宇坐在被窩裡閉著眼讓許美鳳擦臉的時候,姜時初早已迎著晨曦出門。

任誰也沒想到,姜時初會成為區中考狀元。

還是以作文七分的成績,拿下那年徐陽區的中考第一。

雖然已過去許多年,馮媽仍記得暑假那位馬老師的特意登門。

那是姜時初中學三年的班主任。

那日,對方與許美鳳進行長達兩小時的交談。

馬老師認為姜時初再過三年必有一爭申城高考狀元的能力。

前提是,姜時初的語文不再考八十分。

馬老師希望家裡為姜時初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條件。

然而這話許美鳳聽不進去。

因為同年,姜時宇的中考成績是全市墊底。

為了不讓兒子去唸職高,許美鳳夫婦一個暑假處處送禮,經過層層努力,終於把姜時宇塞進一所私立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