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地球之夜(第1/4頁)
章節報錯
《流浪地球》這部片子,其實從上影院播出了一小陣之後,有觀眾就明顯感覺到了不同。
或者比較具體地說,也就是和老外拍的那些科幻片,是有挺多不一樣的。
在外國人的視角里,這種型別的片子除了少數例外的優秀個例,幾乎都是強調個人或者說小團體的——他們不喜歡那種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故事,
反倒是更偏愛個人英雄主義:
所以如果《流浪地球》是米國的科幻商業片...
大概就會是一箇中年失業離婚的頹廢父親,帶著兩個叛逆青春期的孩子。
某一天孩子亂跑,地球又爆發危機,佛波嘞找到男主,讓他去拯救地球,順便拯救自己的孩子——這時候,男主的前期一般都會給官方工作。
於是男主+前期+黑人壯漢+怪胎駭客+用來最後擋槍的炮灰小弟一起組成小分隊拯救世界。並且一定要強調世界只有男主的小分隊來拯救...
一句話,沒有這幾個人這世界就完了。
並且拯救完世界之後,一定要瀟灑離去,然後和孩子迴歸和睦、和前妻重修舊好,回到溫暖的大家庭,點名了主題其實是親情...
可在《流浪地球》裡,有些東西或許是相似的,有些則是和外國的電影很不一樣:
以為留在地球上的劉啟帶著妹妹是絕對主角,實際上天上還有一條線。
以為天上的要走父子親情線,實際上很快吳京就直接被送走。
甚至連故事的劇情也是沒走個人主義路線。
還不是個別國家那種“燈塔國救世主”。
而是劉啟一行人千辛萬苦地開展救援,沒順利到達目的地,反而是“飽和式救援”帶來的其他國家的小隊成功點亮了最後一批發動機。
所以無論是人物關係,還是劇情走向,都讓國內的觀眾耳目一新。
尤其是這一切都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核心就純純是國人那種家國集體的情懷,這就更合現場觀眾的的胃口了。
“這要放外國電影,不得必須男主親自點燃最後一個發動機,得到全人類崇拜啊?”
“確實,現在雖然不是主角團們點燃的,但是這種感覺很讓人爽,一看就知道是華國的電影才能拍出來的東西,並且是屁股不歪的導演能拍出來的,這種精神那些個導演拍不出來。”
“你這說的是...哈哈,要是某導演來拍,肯定明裡暗裡讚頌一堆米國啥的。”
坐在後面的一對也是小情侶的,輕聲低語著。
聽得許賀很是心中舒適:
他其實還比較在意這部片子裡的集體主義情節反饋如何,現在看來,確實不錯。
不過他思考期間,那邊小情侶已經跳過了感慨的部分,發現了異樣:“誒,不對啊?這才一個多小時,我看網站上顯示的是兩點出頭離場——這都啟動了,難不成還有意外?”
額,確實,電影時長就相當於是個官方劇透。
而故事也的確是立馬出現了意外。
因為,地木距離並沒有隨著發動機的全盤啟動而變多,相反,還在縮短。
熒幕上,畫面已經切到了空間站。
莫斯唸白一樣揭開真相:“三號緊急預案啟動後的0.42秒,莫斯就已推演出全部結果。
聯合政府已知悉,仍盡全力組織救援,但這是一場註定徒勞的救援,空間站的撤離即標誌了救援行動的失敗。
三小時後,地球將會突破木星的剛體洛希極限,進入無法逆轉的解體過程。莫斯將進行全球播報,十五,十四,十三...”
當故事的真相揭曉後,整個畫面似乎都進入了陰沉的色調。
尤其是莫斯開啟了全球播報:
它已經被證明為是聯合政府授權後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