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的晚上8點,被淘汰的四十位選手在依依不捨中離開了《明日之星》。

10號的早上8點,留下的六十一位選手就已經全員就緒,等待著第二輪公演主題的釋出了——節目組說接下來的程序要加速,真不是開玩笑。

兩週錄一次公演,對於誰都是巨大的挑戰。

也就沒時間去感懷。

室內,大家相互交換著情報,猜測著這次公演的安排:“應該是要有創新的,如果每次公演都是一樣的套路,觀眾很快就會厭倦。就是不知道是賽制上的創新,還是內容上的。”

“我估計內容上很難,因為這些年練習生選秀都玩出花來了。最後證明,受歡迎的還是那些東西,沒有變化的。”

“那就是賽制了,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變化...”

你一句我一句,在發起人沒來的這幾分鐘裡,大家也不放過猜測的機會。

這是有鏡頭的。

因為觀眾也不知道這一輪的賽制是什麼,所以某種意義上,練習生就代替觀眾的嘴進行猜測,節目組也就會保留這部分鏡頭來增加觀眾代入感。

這些都是搶鏡的小技巧。

沒辦法。

那些不善於搶鏡,沒有特點,技能不夠搶的多數都落在後四十名都淘汰了,剩下來的至少是積極配合節目組工作的。

何況大家也是真的好奇:

賽制上的創新,那會是什麼樣的創新呢?

“我覺得應該是票選的規則。”

陳義傑首先發言。

他也是看過不少選秀節目的,這是練習生的必修課,或者說,是練習生的爽文小說。

每每看到其他練習生在臺上各種厲害,各種受歡迎,羨慕之餘也會幻想如果他是那個人的話...

純純的夢想照進現實。

當然也就積累了一些相關的經驗:

“下一次投票的時候,我估計會有更多的人,然後全場觀眾不再是每場都能投票,而是比如說每人全場只有兩票,只能投給最喜歡的練習生。”

“那我就慘了,估計是個位數吧。”

馬思科現在也和許賀他們是小團體,這會搖頭嘆氣:“我希望是別的型別的創新。”

“有可能是組別。”

羅藝軒也開口,道:“這次不一定會像之前那樣,分三組了,而是綜合考察。

隨機給幾首歌讓我們選,不單獨分小組比較,而是全場直接比較...”

這樣那樣的,大家猜了好一會。

也必然會cue到許賀:“許賀,你覺得呢?”

“我覺得?”

以他在地球上的經驗,這一輪應該...

“抱歉!來遲到了一會,剛才有事耽擱了。”

王哲從後門進來,三步並作兩步地走上臺,然後環顧四周:“你們都不好奇,是什麼事情嘛?”

“什麼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