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判定一個團體的代表作,那對於團體來說必然是很嚴肅的事情,需要各種考量各種因素:

要考慮團體的整體風格和這首歌符不符合。

要考慮這首歌的知名度,是不是能夠撐得起代表作這三個字:否則寫出來都不知道,也很尷尬不說,資方可能直接就當沒有作品來處理了。

還要考慮這首歌的藝術水準,作品表達,內含價值等等之類的東西,總之是很慎重的:代表這兩個字,就表示這歌可以代表組合的上下限。

但對於路人來說,其實這個判定就很簡單:

那就是聽到這個組合名字。

他能第一時間能想起來的歌曲,那基本上就算是這個組合的代表作了。

按照某乎上的說法:

一個演員,一個歌手,還是一個組合他可能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很火的作品。

但對於多數演藝人員來說,他的代表作就是一隻手可以數的過來的,或者說只有1、2個。

比如說原時空裡大腿時代的《GEE》,比如說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再比如東方神起的《咒文》。

甚至更誇張地來定義代表作的標準,就是:

從一個純路人的角度來判斷團體的代表作,那麼能稱之為代表作的這首歌,可能就是他聽過的唯一一首這個團的歌曲。

所以能有個1、2首代表作都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現在的偶像團體,基調上還是靠著粉絲吃飯,也就是作品主要服務粉絲,還用不了幾年就逃不出解散風波的。這合約期間不但沒有遭遇各種塌方意外,還能出1首代表作就已經起飛;

甚是這個範圍可以不只是侷限在組合裡面,

好多歌手尤其是上一輩的。

那真的是十幾二十幾年的演藝生涯裡能有1首代表作,那就能吃一輩子。

由此可見代表作的重要性。

而在原時空裡,《Growl/咆哮》就可以說是EXO的代表作。幾乎很多綜藝裡用到的都是這個歌,跳的這個舞,還有各種模仿的造型...

並且是唯一一次拿年度歌曲的曲子。

當然僅僅是這麼說,可能有些粉絲等等會覺得有異議。

畢竟也有一說一,人家紅的也不只是這一首,還有好多歌曲拿了好多的一位,大獎,甚至包括各種銷售額之類的實打實資料也很不錯。

怎麼就變成了它是代表作而別的不是了呢?

&nmm,其實解釋起來也很簡單。

其中一個原因,

那就是在這之前的歌曲或許也確實是蠻優秀的,但是那些歌曲更多實在一個鋪墊階段。

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之前,組合歌曲的名聲還處於一個多數在粉絲、在關注這個圈子的觀眾、在一定範圍內傳播。

等到這些傳播佈滿了這個粉絲中,圈子內,溢位到範圍外…那麼下一首傳播開的歌,就很可能會成為普通觀眾心中的代表作。

換句話說之前的也不錯,但是大眾可能最初接觸也覺得不錯的,就是這首歌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這首歌卻是本身也不錯。

《Growl/咆哮》這首歌的出圈,成為代表作,或許有著之前說的其他歌曲的積累,最終形成的打磨得更好的作品,也是積累得到爆發。

包括或許還有外界的一些環境優勢,比如說迴歸的時候沒有碰到太多的歌手霸榜。

再比如EXO的成員們在兩國之間來回瘋狂上節目,各種宣傳等等之類的原因。

但最終還是逃不過作品質量不錯的基本點。

於是最終這些原因匯總起來,形成了這首代表作的認知。

所以這不是巧了麼?

F1rst他們這次的迴歸,雖然可以說之前都有名氣,聲勢也確實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