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今這個時代,每一部戲上線的時候似乎都會有一種特別火爆的感覺。最次也是好壞摻半的那種,罵聲和鮮花齊飛,搞得人都很想自己親自上陣去看一下究竟如何。

但後者多半出現在電影行業。

因為電影這個東西,真的把觀眾騙進去之後,是真的有票房的。

而電視劇則不然。

即使是把觀眾騙進去看了第一集,如果真的不行的話,留下來的可能不多,罵的可能更多:而電視劇靠的是長期的收益,光看一集沒啥用。

網劇更是如此,開頭的那點點選量,算不了什麼。所以當《開端》以一個相當驚人的好評度和熱度衝出重圍的時候,一些人紛紛感嘆...

“許賀還是有錢啊,這好評買的。”

“陽光正午不愧是營銷大戶,真是每次都營銷口碑出圈。”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看一集就覺得口碑能好成這樣吧?滿螢幕都是好評刷的真可怕,所以只有我一個人不喜歡《開端》嗎?”

對對對,只有你一個人。

你是電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話...

因為這些評論很快就被更多的路人打臉,對,都不用粉絲。

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真正好的作品,其實不用粉絲每天賣力的宣傳控評的,確實是蠻省心的,路人會在某瓣上幫著說:

“好看誒!!!!居然好看誒!!!!應該是第一部無限流國產劇吧?居然真的每個角色都智商線上邏輯沒亂而且演技也還ok,好讓我震驚!只求別爛尾別爛尾別爛尾保持這個質量更完我願意誇你三千遍字!”

“男女主演技過關,許賀真的不是演員出身嗎?麥麥有點太可愛了!原聲都很好!節奏挺好的,前兩集一下就看完了~期待後續不拉胯!”

“如果不用行動支援這種電視劇,在座各位以後只能接著看爛片。”

當然,也會有某瓣的高貴評論家表示:

也就在國內這種題材才能看,國外早就拍爛了;bug也多,才兩集就找到一堆bug,還以為多硬核推理呢;無趣,太無聊了,看兩集就棄了。

對於這些評論,劇方表示:

誠然,《開端》肯定不是那種硬核到極限的懸疑推理,或者精細到完美的細節。更沒有自帶日韓片+1分,歐美片+0.5分的buff。

但是這部戲可以說是瑕不掩瑜,不差的。

評分說明了很多事情。

“《開端》上線第二天,豆瓣開分8.5分!”

辦公室裡,許賀看著娛樂頭版頭條的標題,表情其實不算意外。

這部戲在原時空裡開分就8.2分。

在這個時空裡,許賀幫著提供了一些原時空播出後出現的bug的修復,以及他自己粉絲的加成:許賀粉絲數量龐大,肯定也基本上是五星。

所以更高的質量+更多的流量,豆瓣8.5分的開分也蠻尋常。

但不尋常的是...

這個分數放在去年,是超越了去年豆瓣國產劇年冠《小歡喜》的8.4分的。

因此這個分數現在爆出去,勢必會引發一頓狂風驟雨。人們會以更嚴苛的目光去評判,這部劇到底能否值得這麼高的分數。

這樣的標準之下,之後的評分...

多半可能會往下走。

“哎,有時候分數過高,也未必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