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太陽當空照。

可惜劇組周圍沒啥花兒,更別提笑。

是的,哪怕是廈門這種街邊綠樹成蔭的城市,那也得站在“蔭”裡才涼快,《開端》劇組於是也算體驗了把如何在高溫天氣裡拍攝的各種問題。

但這些至少有一點好,那就是演員方面:

以前拍戲的時候,演員拍夏天的戲那都是蠻要命的,不僅對於演員本人,後勤這邊也是:

穿著戲服拍會就出汗,演員臉上又往往帶了相當多的妝,來對抗拍攝的鏡頭。最後混合在一起就是衣服汗溼、臉上妝花,拍一會就得下來補妝。

這樣的外界干擾下,演員還得接戲,那就確實增加了拍攝難度。

但對於《開端》劇組來說這就好很多了:

兩位主演許賀和趙金麥,都年輕得可怕,一個23歲一個17歲,青春得有些逼人。

本身就不需要帶太多的妝,甚至不帶妝都OK——設定裡是肖鶴雲25歲,李詩情20歲,這倆演員都比演的角色還要小,完全不用化濃妝。

就角色本身來講,也是很生活,

很校園的那種感覺。

包括肖鶴雲,也是更多從做的事情上來顯示他的社會屬性,但主體上還是蠻青春的。

並且《開端》號稱最省衣服的現代片:

現在哪個現代片不準備百八十套造型的,那都對不住服裝團隊。男主不說,女主多半是一天一個造型,不帶重樣的,恨不得把劇當時裝秀了。

那樣的情況下自然不可能準備幾套換洗。

這裡不同,全篇最主要的戲份都穿著一模一樣的衣服。所以別提如果出汗了咋辦,管夠,現場就十幾套一模一樣的隨便換!

“咔!好,這條過了!”

以及人家小年輕拍戲水準也線上,基本上沒有什麼拍一下午拍不過的,最多七八條就有了。

孫墨龍看著下了戲的倆人趕緊喝水的樣子,心中甚是欣慰:本來這公交車上的戲不算好拍,時間緊,表演難度也有不說,拍攝起來演員有時還得照看鏡頭。

畢竟公交車上空間有限,攝像也不好拍嘛。

不過這倆人都表現挺好,如此看來,是沒多大問題的。

但問題在於...

導演現在,可不止滿足於水準線上,他想要更多,最好是又快又好。

“許賀,過來一下!”

他拿著對講機,就又招呼著。

“怎麼了,孫導?”

許賀拿著水杯湊過來,笑道:“不會又覺著要提高標準吧?”

這拍戲沒兩天,也就是上週日吧,孫墨龍就發現可以啊小子,拍的挺好的,完全沒有從電影行當轉過來拍電視劇的那些不適應的小細節。

許賀心中得意,想的那是,穿越前咱基本上也就多半是在拍劇了,這比電影還得心應手呢。

然後他就聽孫墨龍說:

那,我這就要提高標準了。

所以其實提高標準之前,許賀基本上都能做到最多三四條就能有導演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