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過億,接蹤而至的是豆瓣評分十幾萬人評價,開分8.2,《揚名立萬》真的是在年末的時候給電影市場開了個石破天驚的成績。

無他,首先這個日子相當於是工作日上映。

工作日能有這個成績,讓人直感嘆:

難道流量時代又回來了?

看來不是流量這套玩不通了,是原來的流量玩不通了啊,新流量還是很香的。

但是更關鍵的是豆瓣居然也有8.2,這就很有意思了——流量的電影雖然曾經有過很不錯的票房,但是評分那都是基本上慘不忍睹的。

而且還有一句話說的是:

豆瓣分高的不一定好,但是低的一定爛。

那麼是不是可以依據這個推斷出來,《揚名立萬》,應該是不屬於爛的水平——這就和之前某些媒體宣傳的有點不一樣了啊?

而且再說回來,上映首日破億這件事情是非常有看頭的——《揚名立萬》排片就算三倍於第二名,但是票房是六倍於第二名啊?

可不是排片越高,票房就越能正面轉換的。

所以這片的話題性於是直接伴隨著這個成績、評分、以及各種爭論,熱度來到高點:

“首先宣告我是粉絲,看了零點場,我只能說《揚名立萬》這部電影就像是許賀的歌一樣值回票價:當然要抱著看傳世名作的人除外。但拋開這些人,這部電影反轉滿滿,我就不劇透了。”

“全員演技線上,包括許賀,我之前腦殼昏了才會信那些傳言。”

“毫無期待卻驚喜連連。劇本非常難寫,這種懸疑故事層層推進再步步反轉,太容易bug滿滿。但成片的劇作和敘事都挺完整的。尤其是結尾處理的極高階,心向陽總是好的。”

“當大家在看這麼一部電影的是,主動或者被動代入劇本殺的時候,到底是劇本殺的普及成功,還是電影市場下沉找到的捷徑?總之,都和電影本質偏離了軌道。”

“十個專案九個涼,商業投資很正常。”

“許賀最後伸出又收回的手,誰懂。”

“其實本來想給四星,但心想前段時間許賀被噴得那麼慘,電影裡演的有那麼好,加上這應該是今年最好的國產懸疑片吧,那就拉滿吧。”

“肯德基瘋狂星期四...對不起走錯片場了,祝大賣!”

總之好評也有,中評也有,差評也有。

好評居多,多數講的是劇情,表演,還有一些電影裡的梗。

中評比較少,多數也是從電影的角度上來講,這部戲不能叫做合格的電影,以專業的眼光不能給高分,沒有給電影往正確的方向助推。

差評基本上就是黑粉聚集地了,不過由於這部電影關注度很大,許賀粉絲也多——雖然說四個五星好評加一個一星差評,才能平均下來8.2分。

但是這也算是粉絲和黑粉之間的一個平衡?

總之整體不差,可以說開門紅。

而很快真正一堆片子大規模上映的29號也來臨——也就是基本上今天,就要決出誰是跨年檔的領頭羊了。

...

“怎麼樣?今天情況如何?”

深夜,王思恆拍完戲,再也沒有前些日子的淡然,而是都來不及卸妝就過來了。

今天是場大戲,導演很嚴格,從傍晚拍到凌晨都基本上沒有說中途休息很久。

加上王思恆這邊...

心裡還抱著一點希望,也就這段時間沒有看資料。但是最後還是忍不住過來,以及看經紀人的臉色,他其實就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

“...還是第一名。”

果然,經紀人也只能是道:“畢竟放假了,票房會高一些。”

“不是今天還有三部新片上映麼,《揚名立萬》的排片也被砍到二十幾麼?”王思恆臉色果然就暗沉下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還真是,《印度暴徒》就是來湊數的。

印度電影除非真的是口碑神作,否則票房就會明顯的水土不服:而顯然,阿米爾汗也不是都拍好片,所以電影票房慘淡,一千多萬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