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淘汰排名的訊息,很快以一個難以想象的速度,在圈內傳播開來:

這事吧就像之前說的。

《明日之星》這個節目到了尾聲了節目組也要到了收穫的時候,這時候放出訊息,意思是:你們這些商家,節目,還是別的什麼看好某個選手的,看好我們整個組合的,趕快下手了啊!

新鮮又熱乎的排名,那給你們參考啊!

絕不摻假的啊!

然後大家就真的參考了。

前兩名以絕對的優勢吸引了各大老闆的目光,畢竟這票數背後代表著的,就是商業價值。

前四也都不差,這幾位送過去,都能媲美《練習生101》的出道位人氣了——當然,和那個節目最頂的練習生還差距很多,但也相當不錯了。

老闆們心中甚至更蠢蠢欲動:

價格方面,可是比《練習生101》出道的組合要便宜很多啊...

於是大手一揮:

“先談談組合約,看看劃不划算。不划算的話,就單獨談許賀或者羅藝軒的合約吧!”

“那要是他們兩邊都答應了...”

“那你可真想得美,我都聽說了,這倆背後的公司接單人合作都嚴格著呢。就算同時接下來,那你就,就籤許賀吧!”

有人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不籤第一?

很簡單,首先羅藝軒比許賀貴,這是他出道過一次帶來的後續影響。

然後許賀潛力也並不比羅藝軒小。

比如許賀這次排名的票數,相比上次增長了1200萬票,羅藝軒也是1200萬票。

而這個結果還要考慮到兩者的粉絲基礎不同——上一次投票期間,許賀加上加票只拿了400萬,羅藝軒800萬多。以這個增長速度,許賀很可能在決賽夜拿到第一C位出道,潛力很大。

最後再考慮到許賀粉絲多數是新鮮韭菜,沒有像羅藝軒那邊被割過一次…

多數公司肯定偏向許賀。

當然,大品牌那邊卻更偏向有超一線人脈的羅藝軒,兩人有點分庭抗禮的意思。總之這時候開始,如節目組所願的,各種商務邀約也像是紛紛的雪花一樣,撲面而來。

這裡面的組合邀約以及個人邀約,

分別主要是節目組和選手各自的公司處理。

節目組那邊自然有負責組合的專門經濟公司打理,不過那邊會比較麻煩,要考慮到各家本身經紀公司的一些事務;而選手公司這邊雖然處理起來比較簡單,但接不接也是個問題:

尤其是前四名。

是的,雖然最後是同一個組合出道,但是彼此的個人發展計劃肯定不盡相同——反正在江南文化這邊,他們的計劃,那是也在不停調整。

...

“昨晚又來了個零食代言,一季度的那種,感覺就是利用一波熱度,但給的還蠻多的。”

“有個時尚活動邀請許賀出席。”

“還有芒果衛視那邊有邀請過來組合出道後,集體上一次《快本》,不過他們那邊說時間要定到年後去了,年前的都已經錄完了,基本上都是春節檔的電影宣傳。”

江南文化公司內,商務正在不斷彙報著情況。

不過這次在場的除了黃鶴,

還有一名陌生,但又不那麼陌生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