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兼職顧問(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雄目瞪口呆:“天底下竟有這麼奇巧的事情?”
劉舒雅很想打斷,但是生怕誤了蕭儒的大事,所以沒敢說出口。
“是呀。”蕭儒輕輕說道。
“很像我在潘家園見過的一個朋友。”
張雄哈哈大笑,馬上搖了搖頭,且道:“那真的是巧合罷了,我經商三十餘載,從未到潘家園擺過攤、開過店。”
“每年到潘家園也就屈指可數的幾次而已...”
蕭儒笑了笑:“可能真是巧合吧。”
這一番談論,讓劉舒雅內心也突然想起一個人,暫時先不說。
吃完飯,張雄開車送蕭儒和劉舒雅歸家...
6號的9點,梁東的帳號收到了千分之一的受託收益,一共1010元,這就意味著:從現在起,每天都有1010元收益到賬...
氣喘吁吁跑到津門文交所三樓,對蕭儒百般感激。
而後又跑到二樓的交易大廳,對劉舒雅百般感激,且道:“小劉,假如文交所有了風吹草動,一定要記得通知我,這100多萬可是我的養老錢。”
劉舒雅點了點頭,道:“放心吧。”
“一旦出現不好的預期,我們文交所會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進行公告,同時也會第一時間保證古玩者對國畫的那種新鮮感,很多人肯定會選擇對自己受託有利的產品去購買。”
“換句話說,哪一幅畫的價格低,古玩者就會賣出它。”
“這就是資金平衡的原理,我只不過是進行了簡單的推測,便知曉兩幅國畫最終收盤價格應該是相等的原理,只有相等才能保持平衡性...”
劉多嬌耳目一新,第一次聽到這麼高深的理論,其實,這就是類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的一個原則,由購買者決定價格。
梁康越聽越入迷...
蕭儒接著說:“倘若劉老闆將自己的華夏清明上河圖拿到文交所來上市,那麼雙邊平衡的格局便會被打破...”
事實上,這正是劉多嬌想要知曉的結果。
“小蕭,按照你的意思,今天兩幅國畫的收盤價依然會很接近?”
蕭儒點了點頭,看向兩幅國畫的走勢,一個上午下來,交易量分別達到了250萬手,價格都是10.6元。
下午時段的交易,跟昨天完全不同,兩幅國畫幾乎都沒有出現高於3毛錢的波動。
接近4點鐘,價格依然是10.6元,成交量高達600萬手,可以大膽的猜測,今天的收盤價就是10.6元。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受託委託資料。
第一秒鐘,華夏千里江山圖委託數量200萬手...
華夏富春山居圖委託數量190萬手...
這一點,跟昨天截然不同,或許昨天還真是有很多人疏忽大意了!
4點15分,受託結果公佈:兩幅國畫的委託數量都是600萬手,配對成功100萬手,配對率16.66%,創造了上市以來的新低。
整個網路古董圈的古玩愛好者,陷入爭議的高潮:
“受託收益這麼高,傻子才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