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龍角力片刻,尾刃被咬住的斬斬,硬生生被對方拖拽了過去。

掌握主動的盡滅刃退步後撤,尾刃於彎轉中抬高,尖部對向斬斬喉部關節熔爐囊,發起直刺。

李凡剛想提醒斬斬快轉頭,來躲避針對喉部的攻擊。

可想到搏命對攻的訓練理念,話到嘴邊終究還是嚥了下去。

擺頭回望的斬斬腳掌忽然起跳,從沙地上抬離。

全力扯動尾刃,向後拖行的盡滅刃明顯沒料到會有這招,腳掌踉蹌後退,尾刃直刺被迫中止。

斬斬趁機將身軀側轉,腦袋壓低後,躍起咬向對方懸空的尾刃尖部。

就當這一波反擊即將成功時,源自尾刃處的拖拽,將其大力下拉。

同時閃現紅芒的尾刃,同時朝下斜刺。

噗!轟!

斬斬為了熔爐囊不遭受轟擊,低頭彎下脖子,以頭部將這一擊硬接下來。

本就失衡的身軀,在沉重斬擊與粉塵轟爆下再也沒法維持平衡,以側身下落的姿態,摔倒了沙地上。

此時的盡滅刃已然鬆口,撤出兩步雙膝蓄力,想以躍起斬擊將斬斬終結。

呼~

看到身前沙地上的巨大球形陰影,盡滅刃當即將蓄力起跳,轉變成了後撤跳躍。

彭!轟!

一個以殘骸構成的巨大球體,砸入到了沙地中。

這是螳螂隊長的實心拳。

在謀劃構造圖時,李凡對使用的武器曾有過多種設想。

然而問題是以墟城構建出的武器,別說還原獵人武器的構造了,就是連基礎強度都是不達標的。

再加上沒有鋒刃等缺點,李凡意識到模彷獵人系列武器,應用在實戰中,只會讓螳螂隊長變得弱勢,於是便決定朝向更務實的方向進行研究。

在破壞力,耐久度,易用性,可替換性各個維度裡不斷考量後,殘骸構成的球形實心拳方案,最終脫穎而出。

要著重提及的是,實心拳並非佩戴在螳螂隊長手部,而是直接取代了整個手部構造。

彭!彭!

螳螂隊長擋在斬斬身前,實心拳對撞了兩下。

盡滅刃於低吼中,腳步緩慢向前探進。

“五刀,殺了你盡滅刃戰鬥技巧卓絕,但智商貌似不太高啊,不懂得什麼叫體型與力量的絕對碾壓,閃閃,樹立一下裁判的威信!”

螳螂隊長邁步前衝,左手實心拳後襬,朝向下方揮動。

盡滅刃倒是沒慫,迴轉身軀,甩動尾刃直噼迎擊。

當!彭!

實心拳與尾刃對撞瞬間,短短停滯,接著盡滅刃便倒飛了出去。

呲!呲!

墜地翻滾數週後,側身貼著沙地滑行出了幾十米,才止住了衝擊勢頭。

“不錯閃閃,就是這種感覺,就是螳螂隊長的重心還可以更低一些。”

李凡給出評價後,閃閃當即展開嘗試。

呼~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