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聰明的傢伙已經開始在做最正確的事情了,帝國宰相巴羅恩以年事已高,精力不濟為由請辭。

不知摩爾是將他忘了,還是根本就不在意他,巴羅恩在度過了一段戰戰兢兢的日子過後發現預想中的命運並沒有降臨,之前發生的一切彷彿都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玩笑罷了,這讓已經在等死的他欣喜若狂,如同重獲新生一般。

本就打算將一些秘密帶到棺材裡去,在見識到了摩爾的恐怖之後,巴羅恩認為那些秘密連棺材都不能告訴,亡靈法師要擺弄一具棺材豈不是輕而易舉。

辭職不是一時興起之舉,巴羅恩老早就打算要在昂力塔古退位前辭職的,誰叫昂力塔古死的那麼突然,讓他一點準備也沒有,在沒有新的皇帝產生的時候,他不僅無法辭職,而且還是帝國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人,是帝國一切事物的決策者,只要名義上如此。

現實情況中,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巴羅恩很好地奉行了他一貫的執政理念和方針,這次可不是模仿昂力塔古,昂力塔古不背這鍋,一個已經死掉的人可不會去猜忌他。

也許是因為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沒心思做事,也許是因為習慣使然,缺乏動力做事,也許是因為局勢太亂,害怕做事會擔責,也許是因為別的什麼,總之就是帝國宰相在帝國最需要他的時候徹底隱形了。

這次新皇登基之後,巴羅恩很想在第一時間請辭,雖然必須要給喬弗裡的心腹之人讓位置,但考慮到變現得如此迫切會難免會讓喬弗裡心裡不舒服,所以他故意稍稍拖延了一段時間。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喬弗里居然拒絕了巴羅恩辭職的請求,而且不是三辭三讓的把戲,是真的不同意巴羅恩隱退。

這種做法可與人們對喬弗裡的印象不符,或許印證了當上皇帝之後人是會變得這種說法,喬弗裡可是銳意進取代表性人物,與昏聵腐朽的巴羅恩宰相怎麼看都不可能是一路人。

為什麼巴羅恩如此懂事,這位新皇陛下還不順勢讓人離開,莫非是要在以後的某個時間點生硬地把人一腳踢開嗎?就算從某種角度來講不做事的人比做錯事的人更可惡,但如果喬弗裡真的如此對待巴羅恩,難免會讓人覺得皇帝陛下心胸狹隘。

就算皇帝可以不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就像上一位皇帝一樣,可這終究不是什麼好事。

其實喬弗裡是有苦難言,在全面接手了皇帝的工作之後,他才知道這個位子有多難坐,還沒開始正式施政,只是在瞭解帝國方方面面的過程中,他就頭大無比了。

帝國的處境究竟有多麼糟糕,直到他當上皇帝這一刻才有了足夠清晰的認知,比想象中的還要差。

東南的亂局自然不必多言。許久沒認真關注過的北邊局勢其實也不太妙,摩擦不斷,桑賽特軍隊雖然慫得要死,可格洛瑞人卻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態度,隨時都有可能做出點什麼。

一些領主離自立也就差個通知,稅金收取的過程異常艱難,一個兩個都在哭窮,昨天發洪水,今天就成了大旱,反正就是天災已經常住他家,藉口理由一大堆,彷彿帝國不僅不減免稅款,還一再催促是罪大惡極一樣。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還是軍隊的情況,武備鬆弛,缺員少編,士兵訓練嚴重不足,戰鬥力低下,武器裝備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存在極大問題。

別寄予厚望,不,是被寄託了全部希望的法師軍團也令喬弗裡久久無言,軍團人數竟然只有區區三千不到,這怎麼配得上令大陸之人談之色變的桑賽特魔法師軍團呢?

除非個個都是大法師,否則能頂個屁用,喬弗裡想要拉法師軍團出去輕易滅殺敵人的打算也基本落空了。

絕大多數普通民眾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反而是最不重要的小事情,還有其他一大堆諸如亡靈法師的威脅等亂七八糟的問題,說上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再算上一個屬於極不穩定因素的納葉希,內憂外患,稍有不慎帝國就有可能分崩離析,確確實實已經到了生死邊緣。

在這種情況下,喬弗裡有些茫然無措,以前那些理想抱負竟不知該如何施展,千頭萬緒根本捋不清楚,有種不知該從何處下手的感覺。

這時候喬弗裡才知道自己之前有多可笑,以為憑藉一腔熱血就可以解決全部問題,看不慣這個,看不慣那個,實際上自己也只是個紙上談兵的貨色。

如此,喬弗裡希望有這麼一個人能夠幫助他,目前最重要的不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而是穩定局面,使之不再繼續惡化下去,如果真像他當皇子時想的那般幹,上臺來直接先對貴族動刀子,他甚至覺得自己有被絞死的可能。

在維持內部穩定的同時,還要儘可能地與外部勢力交好,比如東南叛軍,雖然非常不願意承認,可他們暫時已經可以劃歸為外部勢力了,沒有足夠力量的情況下,只能與他們進行和談,嘗試招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