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不可耐的喬弗裡連夜趕路,就是想在天亮之時進入到卡薩布蘭,但卻沒想到迎接他的卻是這樣“盛大”的儀式。離開的時間有些長了,以致於納葉希都有些不認識這座城市了。

不過沒關係,可以對這座城市感到陌生,這座城市也可以亂,但只要還認識賽爾凡宮,還可以掌握那裡的秩序,就足夠了。

納葉希的目標非常明確,他要儘快到達賽爾凡宮,趕在出結果前,那樣才會有充足的餘地。

不理會街上的亂象,這其實更有利於納葉希的行動。即使瘋子主動來打擾他們,納葉希也不許人與之糾纏,哪怕可以隨手殺了的,也儘量躲避開。

看到卡席蘇有點想要脫離隊伍的意思,納葉希不得不出言安撫。他覺得既然卡席蘇能夠為了帝國而選擇他,那必定是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不忍心看到此時此刻的場景是非常能夠理解的事情。

但是,為了更加長遠的利益,或者說實現遠大目標,必須收起不必要的憐憫心。

呃,雖然納葉希是這麼想的,但話卻不能這樣說。

“首席閣下,我想您……”

然而,沒想到還不等納葉希把話說出口,卡席蘇就朝他擺擺手,意思很清楚,不必浪費口舌,如果覺得這樣的理解顯得有些生硬,那也可以理解為不必浪費時間。

納葉希訕訕地閉上了嘴巴,悶頭疾走。

作為桑賽特帝國的大皇子,納葉希過往的人生如果粗略地用兩個字概括,那必須是穩重,儘管這通常是個用來形容人的詞。

能夠做到四平八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絕大多數時候都是一種需要努力追求,盡力維持才能達到的狀態,然而,並不是說這就一定是好的。

納葉希的理念之一是不做事就不會做錯事,雖然與昂力塔古那種“超然物外”的境界差的還有點遠,但至少也有了幾分相似之處,這大概也是昂力塔古不喜歡納葉希的原因。

也因為自持身份,所以納葉希並沒有做太多的努力,很長的時間裡他都天真地以為自己未來一定會是皇帝。

雖然追隨的人多,但讓納葉希放下身段,積極主動,有費心費力招攬的卻不多。

現在,他為過去的所作所為,其實是“不作為”付出了代價。

當然,以昂力塔古的精神狀態和為人處世的風格而言,即使納葉希做的再如何完美,也一定不缺少理由被討厭。

當意識到不爭取就會失去的時候,納葉希的策略其實未有根本性的改變,做好自己的大皇子,絕對不犯錯,然後默默等待,只有出現那種一定可以讓他更進一步的機會,才會選擇主動出擊。

看著兄弟們到處拉攏人的行為,他甚至覺得好笑。沒什麼特別的意思,只是看不上而已,能夠被拉得動的人或是勢力,恐怕還不如那些主動來投的靠譜。

納葉希這次終於發了狠,他一改常態,要使用最暴力,最激烈的手段拿到皇位,由此可能引發的後果他已經顧不得了。

還沒有像塞西爾那樣切實地領略昏庸的父皇的“可怕”,納葉希認為他可以做到,尤其是在得到了卡席蘇首席的幫助後。

轉變當然不是一天兩天完成的,在最初不得不聽從命令前往東南平叛的時候,納葉希的內心是由心不甘,情不願的,但慢慢就轉換成了歡欣雀躍,以為這是立功的機會,打定主意要和叛軍幹上一場。

招募法師的艱難,組建征討軍隊的困難,行軍途中的種種障礙,士兵的素質問題,指揮與配合的問題……只是一次說起來十分簡單的討伐任務,但對納葉希來說,當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卻艱難無比。

納葉希畢竟不是亞歷山大,雖說對軍旅之事不至於一無所知,但也實在瞭解有限,生而知之的人或許有,但肯定不是他,更何況其中還存在著客觀的,和人為製造的困難。

即使手底下人才濟濟,還有昂力塔古的授權,可納葉希還是被擊倒了,至少也是被打趴下了一個回合。

一開始與敵人對峙的時候,納葉希絕對沒有什麼養寇自重的想法,其實那很難實現,只是他和他的軍隊確實需要必要的調整。

可隨著情報漸多,對敵人瞭解加深,納葉希愈發不想前進了,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畏懼了,兩個領地的徹底淪陷對敵人來說絕不是僥倖,對他來說很可能是未來結局的預演。

轉變再次發生,納葉希開始有意拖延,絕對不與敵人開戰,並且儘量給外界營造出一種高深莫測的形象。實在拖不起下去的時候,才會小心又小心,謹慎又謹慎地發起試探性進攻,不管戰鬥結果如何,都不會發動更大規模的戰役。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這種心態對於統領一方的最高將領來說是非常不合適的,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這樣的做法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納葉希當然也明白這淺顯的道理,在不知道在等什麼,卻必須得等的複雜情緒裡,納葉希在默默等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