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星辰大海 第四十三章 你有罪(第1/2頁)
章節報錯
南瓜鎮光明教堂,從門口開始排出了長長的隊伍,神父安期生正在佈施,這是光明神庭很久遠的傳統,只是如今還在做的並不多。
其實不止是節日,平日也會佈施,但沒有固定時間,而節日時佈施活動的規模會很大。
畢竟,逢年過節之時,除了在慶祝的人,還有很多艱難度日的人。平常日子儘管生活困苦,但總不如節日裡被周圍歡樂氣氛反襯出的更顯辛酸、絕望的情緒讓人難過。
神父似乎很常見,隨便一個小村子的教堂都有神父,但其實在光明神庭體系內的級別並不低,再往上就是主教了,絕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夠擔任的。
然而,安期生擔任一個神父卻是委屈得不能在委屈。
原光明神庭幾座神殿之中有一個較為特殊的存在,那就是隱修殿。隱修殿從來沒有殿主,人數稀少,這裡的人都是苦修士中的苦修士,不少人甚至以苦為樂,在別人眼中就是刻意虐待自己。他們不爭名,不奪利,一心潛修,終日參悟《光明神典》以及其他光明典籍。
但隱修士卻不是一群沒有武力的書呆子,相反,他們通常都擁有高絕的實力,論整體實力,自然是光明騎士殿的光明騎士團最強,但要說各個神殿成員的平均實力,其他神殿跟隱修殿相比,差了幾條街那麼遠。
隱修殿不參與光明神庭的日常運轉,也不負責管理具體事物,就像是一個專門吃白食的部門,但光明神庭上上下下都對其敬畏有加,當然不是因為隱修士大概只需要黑麵包和清水。
人數少,實力強,不管事,地位超然,為何隱修殿如此特殊?說起來,根源上同樣是因為理念之爭。在艾派克大陸上,理念和認知這種空無的東西有時候甚至比土地和財富更重要。
同樣信仰光明神,但卻可以演變出多個派別,在光明神庭尚未“發跡”之前,這種分裂勢頭並不明顯,畢竟小教團人數少,就算是搞分裂也沒幾個人跟。可在光明神庭“獨霸”大陸之後,教派之爭愈發激烈。
終有一日,衝突爆發了,三支爭鋒的教派,一死一傷,一支成為正統。
隱修派是鬥爭的失敗者,準確地說應該是非勝利者,是活著的那個。隱修派的人沒有死絕,與他們的教派宗旨有很大關係,太過複雜的無需贅言,極端保守派足以概括。所以,“死”掉的自然是極端激進派,否則隱修派“活”不下來。
為了表彰隱修派功績,也為了防止神教有朝一日重蹈覆轍,光明神庭設定了隱修殿,並專為其制訂了一系列最高效力的教規、教令。比如,修殿自成立之日起,不可撤銷!
再如,經隱修殿全體成員同意,即可召開針對教宗發起的類似彈劾的議事會議,透過舉證,討論等方式對教宗進行審理,包括十二紅袍大祭祀,各個神殿殿主,以及其他所有按規定有列席資格的神庭高層在內,只要超過三分之二會議成員同意,教宗即被罷免。
當然,這些教規已隨時間流逝,淹沒在了光明神庭千萬條教規之中,無人提及。
之所以不怕隱修殿做大,暗地裡搞事情,乃至“篡位”,還是因為其教派理念,天然不喜爭鬥,神庭相信隱修士的品格與信仰,而且,隱修派在信眾中是屬於非主流的存在,單是過分克己這關就沒多少人可以撐過去。
當然,光明神庭相信,即便再不喜爭鬥,假如真到了光明神教生死存亡之際,隱修士也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正如這次,如果不是隱修派在光明神教的暗鬥發展成明刀明槍的戰鬥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地反對激進派,勝負尚未可知。
事實證明,一代代隱修士們的操守經受住了考驗,不要說罷免教宗,隱修殿低調得簡直如同不存一般。以至於外界都以為教宗不受任何約束,光明神庭就教宗的一言堂,歷史上的發瘋教宗便是佐證。
然而,無法無天的多倫最“畏懼”的就是隱修殿。
野心勃勃的教宗多倫為了變成教皇多倫,使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擺平了許多他的反對者,只留下一個表面無畏,實則滑頭的祭首奧斯格,用以顯示寬厚。
但其實真正值得多倫擔心只有隱修士,生怕他們壞了好事,這是他建國路上最大的內部阻礙,根本無法採用強硬手段。
倒不是說隱修士就一定會反對他,可隱修士一旦反對他,事情就再無挽回餘地。所以多倫從不急功近利,生怕行差踏錯,以致功敗垂成。
多倫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紮實,一點點試探,甚至逐個去摸清現在這些隱修士們到底什麼態度,耗費掉了大量精力和時間才最終排除掉了“隱患”,成為教皇。
隱修殿雖然沒有殿主,但是誰資格足,誰威望高,眾修士心中有數,隱修殿在神庭中都是不爭不搶,時刻與人保持距離的姿態,內部當然也不會有人去爭奪那虛無縹緲的領袖名頭。
安期生便是隱修殿的隱修士,而且是領袖,甚至不存在之一的說法,不過他本人對這樣的“身份”並不感冒,也從未利用這樣的影響力做過什麼事情。
對於光明神庭走上擴張之路這件事情,隱修殿上上下下其實早有心理準備,隱修士不管事,不代表不知事,光明神庭內有什麼風吹草動向來都瞞不過隱修士。
也許這樣不夠清淨,對潛修沒有好處,但其實從未有任何形式的規定要求隱修士們不可關心“俗務”,正相反,隱修殿可是被賦予了重要權力的,甚至包括極為重要對教宗的監督權,只不過從未有人行使過罷了。
隱修士們的“清心寡慾”全靠自律,權謀、野心在隱修殿沒有市場,陰謀家來也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