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城之所以叫太陽.城完全是意外,但這更可能就是光明神的旨意,神明之偉力不可揣度,至少韋斯利公爵是這樣認為的。

優柔寡斷,毫無主見是對韋斯利很恰當的描述。

面對普通人,韋斯利尚且能夠表現出身為大人物的威嚴。然而每當面對同樣身為公爵,特別是凱恩斯這樣的人之時,韋斯利的內心當中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感覺矮上一頭,而且不是簡單的自卑。

這種奇怪的性格欠缺總是讓他表現得舉棋不定,也使得別人認為他十分軟弱。

韋斯利十分認真地思考過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內心的莫名恐懼?亦或是因為那些人身上帶有攝人的氣勢?還是單純的腦子有什麼怪病?但最終韋斯利也未能想出答案。

威信這種東西建立的過程十分困難,崩塌卻只需要一瞬間。為了保住自己擁有的一切,韋斯利公爵對待自己人總是格外嚴厲,這也是懦夫通常的做法,用兇狠掩蓋脆弱。

所以儘管很多人心中瞧不起這位公爵,但畏於他的權勢,只能畢恭畢敬。

然而一個人的性格是複雜的,韋斯利在某些方面就異常堅定,沒錯,那就是信仰。

光明神的偉大無需贅述,祂的光芒照耀大陸;光明神的功績亦無需歌頌,祂的福澤惠及眾生。

因為地位位置的關係,洛桑公國是光明神庭到自由聯盟傳播福音的必經之地,自然也是最早被攻略的地方。

光明神庭在這裡的成果十分顯著,洛桑公國是全大陸光明神信徒最密集的地方,全國的民眾對光明神庭都有很高的接受度,哪怕不是虔誠的教徒,也會時不時隨口冒出一句光明神保佑。

能達到這種效果,自然離不開上位者的幫助。幾乎歷任洛桑公爵都是親善光明神庭的,有的是因為心存敬畏,有的是為了鞏固權力,還有的則是因為神庭給的太多……

這種親善在韋斯利公爵這裡到達了頂峰,韋斯利是純粹的心嚮往之,發自內心地虔誠信仰光明神。

最不需要理由的東西莫過於愛情與信仰,或者可以說愛與信念最為真摯純粹。

韋斯利認同光明的理念,感恩光明神的功績,願意為了光明奉獻一切。

這個“一切”並不是誇張的說法,韋斯利是真的打算奉獻所有,包括他的心,他的人和他的國。

最初韋斯利沒有要把洛桑奉獻給光明神庭,不是他捨不得,而是他想不到。直到德沃金與他講述了光明神庭的神聖計劃,韋斯利彷彿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所謂的神聖計劃籌謀已久,這個計劃的制定者正是光明神庭的當代教宗多倫冕下,目的是建立一個信仰光明神的理想國度,在這裡人人都將沐浴光明。

在歷史長河中,神教國家也曾存在過,但那甚至要追溯到尤尼非帝國建立之前更久遠的時代,也就是說艾派克大陸上起碼幾千年沒有出現過宗教國。

除了信奉邪神的極端瘋子,大部分的神教都是向善的,可大部分神教國家到最後卻都是“邪惡”的。

為什麼美好的開始卻往往會朝著最壞的方向發展,許多歷史學者都曾耗費心血研究這個問題,可惜由於年代太過久遠,史料嚴重匱乏,還有種種不可抗力因素,最終也沒有形成較為權威的結論。

不過卻有一些人曾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疑問。

教宗為皇帝,他的威信與權力將比任何貴族領主都要大得多,且是孑然一身,誰能保證他不是一個瘋子呢?

貴族可以墮落,但神的信徒不可以。沒有分封的貴族領主,那麼權力的擁有者如何保證信仰的純潔性?

人人都信奉神教,無需任何思考的盲從與普世價值產生矛盾時如何解決?

……

光明神國是多倫的畢生追求!在他還是一個小小執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偉大的想法。多年來,在一步又一步向上攀登的過程中,他從來也不曾迷失,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

多倫是經歷過苦難的,他不知道父母是誰,他應該曾患過嚴重的疾病,自記事起他就在桑賽特的一個小城的街上流浪。他很幸運沒有被人販子盯上,而是被城裡新來的神父救濟收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