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認為在精密儀器製造的學習上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的很是主觀,但同時又問的很有難度,很有深意。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楚皓這裡卻有一套標準答案。

當然,他並不會依據自己的這套標準答案去把分數卡死。

但至少學生的回答要和他的這個答案佔一點邊。

如果不然,那麼他也只好打出今天的第一個低分。

他覺得這個問題真的不難。

畢竟這些考生都是經過了四年精密儀器製造課程學習的。

他們但凡認真上過課應該都會有所體會和了解。

當然,那些跨專業考的考生肯定很多是答不上來。

而跨專業的考生他也不打算收。

畢竟透過考研和具備紮實的基礎知識是兩碼事。

楚皓可沒心思再從頭培養一個本科生。

而楚皓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趙然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在複試這麼嚴肅的考試中,楚皓肯定不會問一個小兒科的問題。

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在他的腦海中不斷閃爍。

趙然突然想起了在大三的時候的實踐課程。

那種枯燥乏味且費勁的工作也讓趙然心中有了答題的思路。

“老師對於您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實踐操作。

因為我在大學期間對於精密儀器製造的學習上不僅僅只是學了理論知識。

我們學校同樣也有實踐課程的安排,而這個實踐課程便是組織我們對一個零部件進行打磨拋光。

因此,我認為咱們精密儀器製造的課程最重要的就是在於實踐操作。

畢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哪怕理論學的再紮實但沒有手上功夫也不過是紙上談兵。

各位老師,我的回答完畢,感謝聆聽。”

趙然一邊回答著問題,楚皓有一邊點著頭。

他的答案無疑是自己最想聽到的。

也最趨近於標準答案。

因為在精密儀器的製造上,技術有時候往往要高於理論。

就比如楚皓之前正在做的各種零部件的拋光打磨一樣。

這是一件十分需要耐心的事。

有時候打磨一個零件往往需要好幾個月甚至於一年的時間。

其他幾名考官聽了趙然的回答,也無比贊同的點了點頭。

其實不光是精密儀器製造哪怕是其他的專業,涉及到工科也是實踐為主理論為輔。

當然理論專業的就不用多說了。

他們本身就是搞理論指導的。

一邊給趙然打著分,負責人肖院長咋對趙然說道:“好了,這位同學你的考試已經結束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