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一錘定真偽(第1/2頁)
章節報錯
儘管滿心不情願,但紅袖也不會因為這點小事留下把柄,“奴婢見過二小姐、周姨娘。我家小姐讓我傳話,讓周姨娘移步庫房。奴婢的話傳完了,若是沒有別的事,奴婢還要去告知季姨娘、三小姐和四小姐,就此告退。”
“你!”陶妙玲剛說了一個字便被周姨娘攔下,周姨娘心頭略有不安,問道:“怎麼好端端的去庫房做什麼,可是那邊有什麼問題。”
紅袖來的路上想了很多,早從最初的震驚中醒悟過來,何況小姐交代過,她也沒什麼隱瞞的,“奴婢只知道好似是夫人的嫁妝出了問題。”
周姨娘自然知道紅袖口中的夫人指的是誰,不過此時她沒有心思計較這些,腦海中迴盪的全部是嫁妝出了問題這幾個字。
不過,陶妙玲卻下意識的將紅袖口中的夫人當做自己的孃親周姨娘,當即大怒:“是誰那麼大膽。”
“閉嘴!”周姨娘臉色青白出聲呵斷女兒,看著紅袖露出的嘲諷之色,毫不留情的下了逐客令,“我知道了待會就去,你先退下吧。”
待紅袖離開,周姨娘狠狠的點了點還一臉委屈的陶妙玲,“你老老實實在院子裡待著,我去看看那丫頭在搞什麼花樣。”
相比周姨娘,錢姨娘聽到嫁妝出問題後明顯對紅袖的態度明顯熱絡了許多,直接直接帶上陶妙淑和陶妙琴兩人與紅袖一道同行。
一聽是長公主的嫁妝出了問題,老夫人和陶丞相也表現出高度的重視,當即放下手邊的事前往庫房。
丞相要比老夫人晚到一步,待邁入庫房所在的院子,入眼便看到擺放在院子正中間的珊瑚擺件,和被捆成一團的馬管事,再配上坐著的老夫人黑青的臉色,終於意識到此次問題的嚴重性。
周姨娘、季姨娘等人緊跟其後。
宇文悠然看著眾人都已到齊,對老夫人點了點頭,老夫人強壓著怒火,對著院子中的人吩咐道:“除了各院的主子和在庫房當差的人留下,其餘人都到院子十米以外候著。”
待院子裡清淨了,老夫人再也不掩飾心中的憤怒,一個眼刀子甩給周姨娘,呵斥道:“周姨娘,你好大的膽子。”
最先被嚇到的反而是膽小的陶妙琴,下意識就躲在了姐姐陶妙淑的身後,宇文悠然將這一切收於眼底。
反倒是周姨娘,早在邁進這個院子的時候,就有了心理準備,也做好萬全的安排,面對老夫人的發難,臉上沒有露出一絲慌亂,反而一副懵懂不知的模樣,反問道:“妾身不明白又做錯了什麼惹母親不高興。”
見她不承認,老夫人的肝火更旺了幾分,“你還嘴硬,除了你,這個府中還有誰能這麼一手遮天。”
周姨娘不去辯解,一個轉身,朝向陶丞相福身,委屈的哭訴道:“妾身冤枉,還請老爺明察,妾身只是接到筠兒丫鬟的信說是姐姐的嫁妝出了問題便匆匆趕來,但具體的並不很清楚。妾身也知道近日母親對妾身有看法,先前都是妾身的錯,但妾身從未沾手過庫房的鑰匙。”
陶丞相眉頭緊鎖,雖因陶妙玲辦出的事情,讓他對周姨娘有些不滿,但是昨日從祠堂出來後,那一碗溫熱的薏米蓮子羹,讓他記起這十幾年來周姨娘操持相府的辛勞和體貼周到。
平妻之位不能給她,也算是對她以往不當的行為做了懲戒。可如今,她為何又和晴兒的嫁妝有了牽連,他必須弄清楚是怎麼回事。
“母親,可否先告知兒子晴兒的嫁妝到底有何不妥。”
老夫人看兒子依舊有維護周姨娘的意思,臉色更難看了,待她要開口之時,卻覺察到孫女輕輕的拉了拉她的衣角,這才作罷,只是依舊沒有放過周姨娘的意思,雙眼狠狠的瞪著她。
習慣了被忽略的季姨娘,或許是很清楚沒有人會注意她,竟然毫不掩飾的露出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卻不知有一雙眼睛一直在觀察她。
“這還是由筠兒來說吧。”
陶丞相的目光看向宇文悠然時不自覺的就帶上了幾分愧疚,同時也提醒了他周姨娘母女對她的所作所為,繼而對老夫人剛剛的質問也生出了幾分可信。
再次看向周姨娘時,目光就多了幾分懷疑,衝著宇文悠然點了點頭。
宇文悠然自然將這一切看在眼中,卻依舊不急不忙,隨手點了一名跪在地上的下人,吩咐道:“你去將馬管事弄醒。”
“是。”那奴才戰戰兢兢的起身,看著昔日對他吆五喝六的馬管事如今被五花大綁的慘樣,出了一額頭的冷汗,先是輕搖了兩下,不見馬管事有動靜,這才心生惡膽,報復似使出吃奶的力氣連推帶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