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侯爺拜倒在地:“皇上,犬子應該剛從前線回來,他這是死裡逃生才回來的。皇上。”

楊可林本來都想著完了,這回是死定了,但是他看到他爹出來說話,心裡又稍安了一下,身上的顫抖也輕了一些。

他的腦子還算靈活,他順著他爹的口氣就哭了:“皇上,全完了,那些士兵都戰死了,當初我在作戰時被打昏了過去,等到我醒來時,卻已經在城外,是我的幾個手下把我救了出來,要不然,臣說什麼也要和邢門關共存亡啊,皇上。”

殿上的文武百官看著這一對父子的表演差點沒有沒笑出聲來,不過他們不敢。

因為上面坐著的那位皇上可是楊家最大的靠山,就看他怎麼處理這事了,他要是想保住姓楊的,他就會順著這爺倆的話下來。

可是還沒有等皇上說話,外面又傳:“皇上,楊妃求見?”

皇上一聽趕緊說:”快請愛妃進來。”

有些大臣互相看了一眼,眼裡皆流露出了不屑與失望。妃子怎麼能直接上大殿呢,這不是女人亂政嗎?可是想是這麼想,卻沒有人說出來。

哎,自從那年因為梅宇的事情,幾個剛正不阿的大臣被當眾廷杖之後,也沒有多少人願意說真話了。所以這幾年這朝廷裡的事也就這麼回事吧,伴君如伴虎啊!

二皇子和三皇子剛才不好說話,現在他們覺得也不是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還是靜觀其變吧。

兩個人互相對視,眼裡都流露出了擔憂,母妃這麼快就都知道了,父皇會不會對母妃產生懷疑呢?這是兄弟倆最怕的。如果母妃失去了父皇的心,那以後他們兄弟也就不好說了。

楊可林一聽說姐姐來了,這回身子完全不抖了,他竟然慢慢地鎮定了下來。

皇上看著眼前亭亭玉立下拜的愛妃,身上又有些起了反應,他眼裡透著寵溺:“愛妃怎麼親自來了?”

被打斷陳述事情的京兆尹林大人:

劉相:

文官一列大臣:

武官一列大臣:

皇上對楊妃這是真愛啊!在大殿上就撒起了狗糧,聽那口氣,全是糖。

就連二皇子和三皇子都驚訝地對視了一眼,父皇對母妃的態度依然如故。這是不是說明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麼大事了?不過他們還有別的擔憂,如果父皇處理不公的話,兩位皇子怕更沒有人願意出征了。

其實朝裡有不少大臣還是看好楊妃的兒子的,畢竟二皇子和三皇子都很成器,楊妃本人又受寵。所以兩位皇子在朝堂上一向都把其他幾位皇子比到了塵埃裡。

既然支援二皇子兄弟的人那麼多,那為什麼就沒有人肯出來為他們排憂解困,主動出來掛帥出征呢?

說來也怪,朝廷裡數得上號的這些武將們,無論是楊妃父女,還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夠把他們拉攏過來,他們能拉攏過來的人基本上都在四品以下。

要不然,為什麼楊妃和楊侯爺會大著膽子把楊可林推上去,讓他去北邊駐守積累戰功呢?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夠掌實權的大將軍支援嗎?

說句實在話,楊家人就是在賭,在抓兵權。這要是皇上剛登基那些年,皇上自己就能看出楊家父女的野心,可是現在的皇上,寵揚妃都寵到了骨子裡,哪裡還能有清醒的頭腦呢?就這樣一個什麼都不是的草包就被推到了大將軍的位置上。

就連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沒有想到北狄怎麼會打過來,而且兵力還這麼多,這是想一舉拿下邢門關,報當年北狄大皇子被殺之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