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楊可林哪裡能聽他的話。

他振振有詞地說:“我要在這裡總觀全域性,我只能再調動五萬人馬。好了,你們先過去,我這p邊馬上就調集人馬。隨後援軍就到了。現在還不是我過去的時候。我要在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到時土氣會更高昂。”

笑話,他可不去那麼危險的地方,他是大將軍,大將軍只要在後方坐鎮就行了。到最後了,軍功還不是需要他來報?就讓這兩個人先去前面拼吧,能活著,打勝了,功勞就是他這個大將軍的;打敗了,他就趕緊跑路,有他姐在皇上面前護著,皇上也不會治他的罪。就是治了他的罪,起碼也能保住命不是?

對,這就是這位二十四歲的國舅爺的想法,他在心裡的依仗,就是他那位在皇上面前十分得寵的姐姐楊妃。

袁天佑和李北互相對視了一眼,都沒有說話。但是兩個人的眼裡全都是極其失望的表情。

有這樣的大將軍,他們能戰勝北狄嗎?

兩個的心裡對這個十分俊俏的國舅爺十分鄙視。

袁天佑和李北帶著一萬人馬走後,楊可林並沒有如他自己說的那樣把後方的五萬人馬全都調過去,他只調動了兩萬人。而這兩萬人還是過了兩天之後才過去的。

而他自己則連嶽山縣城也不呆了,帶著身邊的人馬撤到了第三防線。

邢門關的戰役異常的慘烈,這裡完全是軍營,沒有百姓。只要是還活著能動的將士們都在戰鬥著。

他們雖然從內陸設防過來的,其中絕大多數士兵大多是第一次面對這樣殘酷的戰役,不過看著身邊的兄弟一個一個地倒下去,他們的懦弱都消失得乾乾淨淨。

戰士們都殺紅了眼,尤其是連將軍的部下,他們親眼看著自己的將軍在城牆上,身先士卒,面對越來越多的北狄人,帶著他們勇敢戰鬥,最後不幸身中數箭一頭栽下城牆外身亡。

北狄人把連將軍的人頭割下,懸掛在他們的戰車上向著大宋國的將士們示威。

卻沒有想到他們這樣的行為更加激起了大宋軍隊的憤怒,完全泯滅了他們最後一絲的怯弱行為,他們瞪著血紅的眼睛,恨不得撕碎了這些北狄人。

北狄的二皇子也沒有想到大宋計程車兵竟然越戰越勇。

邢門關有一樣好處就是,這個關口只在面對著嶽山縣方向的北邊設定了一道城門,其它全是高高的圍牆。而且當時梅家軍在這裡時又把這城牆增高了不少,北狄人攻起來自然就很困難,要不然,他們哪裡能這麼費勁久攻不下呢。

二皇子這回之所以有這麼多的人馬,那是他聯合了他的母族東狄的人馬一起來攻城的。

他看著這難攻的城關,也殺紅了眼。他咬著牙,現在梅家軍不在,就憑那個蠢才小白臉國舅爺,他相信他很快就會攻下的。

於是,在短暫的間歇之後,又一次進攻開始了。

屍體,成堆的將士們的屍體,到處都是。

戰士們沒有空閒的時間來為這些殉難的同袍們收斂。

北狄人還是在輪番的攻城,城牆上已經全是血染的黑紅色。上面還有被箭射死後來不及運下來計程車兵的屍體,有的乾脆已經顧不上,就把戰友倒下的屍體當做了自己的掩體。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袁天佑和李天北帶著一萬多人疾弛增援,從北門進入了邢門關。

此時的邢門關打得異常艱苦,現在指揮軍隊的是從第二道防線調過來的羅將軍。

羅將軍也將近五十了,打過不少的仗,他還是很有經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