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這個時候了,你跟我說這個?”

“出了什麼問題,不用說後果了吧!”

舞臺上,一個扛槍的男人兇巴巴的怒吼出聲,前後左右都站滿了人,這是開國大典無數次會議中的其中一次。

同樣,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目前天安門廣場已經被封閉,不得允許其他人進入。

籌備組負責大典一部分事宜,重中之重就是國旗。

要在大典當天,當著四萬萬人民的面,當著國內外媒體的面,確保國旗順利升起。

在人工組保證萬無一失的情況下,佈置科這邊公然唱“反調”,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明天早上六點驗收,但凡有一點差錯,你擔得起責任嗎!”

扛槍的男人繼續怒吼,站在他面前的,就是佈置科的工程師。

戴著眼鏡,昂著頭,在所有人都不敢說話的時候,力求精益求精,固執又誠實。

“距離明天六點驗收還有十四個小時,可是廣場已經封閉,我沒得辦法反覆試驗啊。”

取出懷錶看了一眼,滿臉無奈的工程師也很焦躁。

“再說電動升旗裝置乃是國內首次,科學得講,沒有人可以保證,能夠有百分百的把握。”

頓了頓,他抬起頭來,又道:“方法還是有的。”

眾人投來期待的目光,扛槍的男人也著急問道:“什麼方法?”

“好,停!”

此時舞臺下面傳來一道聲音,方才營造好的氣氛很快消散。

演員們揉揉臉逐漸脫戲,然後鬧哄哄的一片,都說說笑笑的奔下臺。

“怎麼樣,還不錯吧?”

幾個人簇擁著來到楊利民身邊,有的還給他敬了個禮。

李思燒了茶分與眾人,正好聽到某人認真的在給大家講戲。

“大的方向都很好,但人物對立的緊張感,我希望再濃郁一點。”

“另外,你這個角色不是靠大聲說話就可以表現出來的,他首先是因為廣場封閉才不得不這樣,其實沒有人比他更希望大典順利進行。”

“就是要表現出他的壓力是吧?”

“誒對對,是這意思。”

“好,那我明白了!”

說完一個,又轉道另外的人。

絮絮叨叨了一大堆,大夥兒都安靜聽著,不時點頭加入討論,氣氛熱烈。

戲裡的人無不希望大典順利進行,戲外的同樣如此,也都在為國慶慶典各自努力著。

“行了,暫時就這些問題,你們先自己琢磨一會兒,休息一下,再進行第二場排練。”

人們各自散去,李思端來熱茶,雙手遞過。

“你也是夠操心的。”

“不操心不行啊,我要是有你那麼瀟灑就好了。”

“呸呸,這是在說我幫不上忙是吧?”

“那有,你做的事可比我多多了。”

“哼,算你識相!”

她雙手抱起,見這個男人忙得渾身冒汗,終是不忍,打從口袋裡掏出手帕,紅著臉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