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賈張氏身體總算恢復,雖然還是虛弱,但也到了能夠直立行走的地步,不至於淪為爬行動物。

“老孃這次可是為了遭了大罪,回去後你不好好養著我,我跟拼命!”

回家療養,接下來一段時間俗稱坐月子,一般是一個月,現在這個階段沒那麼多講究。

女人或許三五天就要下床,還得帶著孩子。

賈張氏嘛.....

不躺半年都對不起她自個兒!

“知道了,你能別唸叨了嗎?”

易中海黑著老臉點頭答應,懷裡抱個小人兒,生怕動著吹著,表現的小心翼翼。

這可是他的心頭寶,也算是煎熬希望中的一絲曙光。

不管怎麼說,易家不至於絕後,易中海也不至於成了絕戶。

以前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秦淮茹一旁抿著嘴不說話,心事重重,她揹著一個,牽著兩個,關鍵棒梗走起路來還有點一瘸一拐。

醫生說沒什麼大礙,她自己也怎麼覺得。

只有身為正主的棒梗才清楚,他恐怕落下了病根,時髦的話叫後遺症,抽血期間刺激到了皮下神經,也可能是終身性的損害加上心理作用所導致。

今年四合院接連發生一些事情,一個星期沒回來,到了院子,幾人還有些不適應。

“你悠著點兒!”

三大爺家買了腳踏車,人閻埠貴好歹是人民教師,去年表現優異被評了“優秀教師”,得了一腳踏車票。

開春之後,工業券帶起來的市場經濟有所下調,都害怕物價再漲,乾脆咬牙買了。

後又有許大茂入手,劉海中想著不能落於人後,乾脆也買了。

現在除楊利民之外,整個四合院有三倆腳踏車,怎麼說都是羨煞旁人。

乍一看,人民生活富裕了,易中海心裡卻不大舒服。

大家也不帶他玩兒了,一家人跟人打招呼都自討沒趣,灰熘熘竄回了自家狗窩。

回到家又是一堆事情,不說擺在明面上的,就是到現在,孩子的名字都還沒落實下來。

“你可想好了?”

賈張氏問易中海,他兩隻手一擺,低著腦袋嘆氣。

“還在想。”

“我說你起一個名字那麼費勁嗎?隨便騎個得了唄!”

鄉下人起名都比較隨意,好養活就行。

所以全國上下有幾十萬個狗蛋,上百萬個鐵根,還有五百萬張偉........

但畢竟老來得子。

“要慎重啊!”

國人都比較迷信,易中海本意是想找個算命先生合合孩子八字,缺什麼補什麼,好讓他健康平安的成長。

可是這年頭哪還有什麼算命先生,都是古窯vip中p,他敢找人,就有人敢舉報。

“唉,幹了這種事情還是得找個有文化的人啊。”

賈張氏不理解。

“費那勁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