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李裡就帶著鄒嫻來了。

因為鄒嫻是科學院的研究員,高思一向對科學家十分尊敬,就用‘老師’來稱呼她。

“鄒老師,我之前不知道你不在魔都,所以唐突了,辛苦你大老遠跑過來。”

鄒嫻打趣道:“哪有的話,高總為我的事情這麼上心,還把樊教授也一起請來,只要我還在地球上,就必須隨叫隨到啊。”

李裡見兩個人說話生分,就道:“哎呀,都是自己人,什麼鄒老師高總的,叫著多彆扭。就直接叫高思、嫻姐就行了。”

高思笑道:“行,那我就不客氣了,以後就叫你嫻姐。你的研究我看了,特別厲害,我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鄒嫻笑道:“哪有你說得那麼厲害。我們化學所搞研究,就是一半靠辛苦,一半靠運氣。咱們國家是化學科研大國,但是很多新材料、新工藝最後能做出來,都是靠汗水堆出來的。”

高思知道鄒嫻說的都是實話,就問道:“現在碳中和是個大趨勢,你這個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新材料,很有用武之地啊。我想問問你,如果你拿到資金了,是打算把這種材料當做終身事業呢?還是會繼續搞其他研究?”

鄒嫻凝神思考了一下,答道:“應用和推廣我不擅長,不過我也不喜歡純理論研究。這也是我選擇化學的原因。化學研究比較重視應用價值。我覺得,我應該會去做其他研究吧。”

“嫻姐以前接觸過材料預測嗎?”高思問道。

“接觸過呀。像我們搞材料科學的,誰不想在合成一種物質之前提前知道理化性質啊。不過預測的準確率太低了。無機物都偏差很大,到了有機物,那就更不行了。”

高思與鄒嫻是第一次見面,卻頗有一點一見如故的感覺。

很快聊到李裡的知識盲區,她就沒有興趣繼續聽了。

李裡道:“你們聊著,我去給大家準備晚飯。”

高思立即阻止。

他道:“別忙了,歇會兒吧。讓夢鴿姐幫忙安排一下。”

他給趙夢鴿打了電話,讓她幫忙安排晚飯,順便過來參加聚會。他覺得今天這麼重要的事情,趙夢鴿還是應該在場才對。

原本是一次未來女婿見岳父岳母的家宴,由於樂觀汽車的投資事件,扯上了邵天祥;

由於國家懸賞問題,扯上了徐榮才和吳軍;

由於超算資源的事情,扯上了林媛;

由於科研經費贊助機構的事情,扯上了李裡和鄒嫻;

由於各種股權關係變更問題,扯上了趙夢鴿。

聚會規模從4個人增加到了11個人,徹底變成了一次大聚會。

……

不到20分鐘,趙夢鴿就到了。

見趙夢鴿來了,高思就問:“姐,你怎麼來這麼早?咱們的晚飯呢?”

趙夢鴿笑罵道:“臭小子就知道吃。也不問問我累不累,幫我倒杯水?放心吧,我都安排好了,也不知道開會要開多久,我安排了自助餐,一會兒就能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