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吉離開了荊州雲遊天下去。日子又回到了往常的樣子。

同‘水鏡先生’龐德公、黃承顏,學習以前學過的東西。

時不時的會帶著他出入荊州的權貴階層,嘴上說著淡泊名利,實際上,荊州城從上到下,誰都認得水鏡先生,誰都認得,水鏡先生淡泊名利,生活清苦。

而這位以清苦廉明為名的水鏡先生,他有一對學生,是臥龍鳳雛,兩位才人。

後來,叔諸葛玄去世,為了能名正言順的為孔明靠山,‘水鏡先生’司馬徽說。

“往後,你便只認我為師父吧,我向外人介紹你時候,也更名正言順。”

“學生...聽師父安排。”

現在的孔明,也沒別的選擇。

司馬徽對這位聰敏的徒弟十分滿意。

他日,司馬徽道。

“這荊州牧劉表,十分想要見你一面,你,不如找個時日,去見見他如何?”

司馬徽這言下之意,便是讓孔明去助劉表大業。

劉表嗎...

此時,孔明想到了,當初在城外,遍佈滿地的餓殍。

荊州牧劉表,非是名主。

此時,孔明便找了各種理由推脫。

而司馬徽則是疑惑道:“孔明,你對荊州牧有何不滿?他乃是開國天龍子孫,乃是大漢嫡親。”

跟著劉表,名正言順,他日再起旗時,這個名號定能聚攏起一番勢力來。

孔明搖頭。

以觀星測日之法來看,這大漢真龍已經弱小的像一隻泥鰍了。

他的龍身被斬,龍鱗被拔。

誰去接這條龍,都只是接一條蟲而已。

“唉,我也不為難你。”

見自己的徒兒油鹽不進,司馬徽也不多逼。

也許往後,就好了吧。

誰知,他到最後,也沒有投奔劉表。

十年之間,孔明結廬襄陽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隱居起來。

看書種地,觀星測日,修行。

還娶了當年的其中一位老師的女兒為妻,她的名字叫做黃月英。

這些時間裡,和姐弟們,也逐漸的失了聯絡,他們有些出嫁了,有些,也許找到了屬於他們的命定之主。

直到某一天,某個擅長編草鞋的中年人,來到了他的茅廬之中。

“聽聞水鏡先生高徒臥龍在此的,備特來拜訪。”

他是知道備會來拜訪的,之前水鏡老師來跟說過。

有一位以仁德為名的大漢宗親會來拜訪他。

他的話,應該能符合孔明的胃口吧。

孔明對此很無奈。

這些年裡,自己的水鏡老師也沒少給自己壯聲勢過,到處宣揚‘臥龍鳳雛’之才學,明明的他已經隱居隆中,卻滿世界都知道他這位臥龍才學經綸。

劉玄德來了,他站在門前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