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代的人,對於神明,沒有太多的神秘感。

就好像獅子、老虎、雞鴨鵝、大熊貓,在現代一樣。

神明,也是和自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活著的生靈。

只是他們生而強大,有種種神異而已。

就像老虎有銳爪,有利齒一樣。

那是一個人,和神沒有分隔開的時代。

“這不是吾讓工匠制的弈盤嗎。”堯略微好奇的敲擊著這弈盤,略微好奇。

“莫非,神,你要同我對弈?”

“然也。”

“諾。”

幻夢之間,旁邊出現了黑白棋盒。

堯起盒落子。

李衛亦是落子。

“這,莫不如是人神之戰。”

堯落下白子。

李衛也不假思索的落下黑子。

沒有千年思考的勝負,似乎更像回到了以前,一種閒暇之餘,以石子互圍的耍弄之術。

落子期間,李衛道。

“貧道非神。”

“你身著天衣,人間不得,如何非神?既非神,你又是何?”堯帝雙目如炬,有帝王威嚴。

都說堯帝以‘仁德’治國,然而展現帝王威嚴之時,依然是熊熊如炬,伴隨著滔天氣運。

李衛答非所問,只是道:“帝,如何看非常人也?如何看人神之別?”

“人神之別?”

“然。”

堯帝似乎有些意外,然後想了想,便說道。

“神怪,或天生有巨力,或舉手投足之間,可喚風水火土。”堯帝沉吟片刻後說道:“人,不可與之力敵。”

堯帝時期,不是將人神徹底分隔開來的時候,卻也有這般想法了。

“故而,神乃人之敵?”

“也非。”堯帝又淡淡的說道:“無論人,神,都乃這片土地之生靈,相互依存...然而,人神之別...人大多無力,而神有偉力。”

神靈需要人的貢品香火願力供奉。

人需要神靈的庇護。

然而雙方的實力,卻是太不對等。

最精銳的一批人類只有青銅鐵器,而神則有風火水土,自然的偉力。

當差距過大之時,也就沒有了所謂的平等。

“民為神供奉,神大多不知民苦。”

堯帝是仁德之君,相傳他會騎著白馬,拉著紅車,巡遊四方,瞭解民間疾苦。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

如此溫心,如雲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