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做張鋒,20歲,是一個網咖難民。

有一日沒一日的做著日結。

一天的日結做一天玩一天,每天的餐點就是饅頭加午餐包,加一瓶大水,就是快樂的一天。

什麼時候做工廠日結,再加點餐補的話,那可以去沙縣大酒店搓一頓好的,雞腿飯走起。

日子過的還算滋潤——沒錯,就是滋潤。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他都這樣了,還能覺得自己活的滋潤?

這已經是最低的,活著的標準了吧。

每當有人問起張鋒...比如這個科匯網咖的老闆問起他,為什麼年紀輕輕,四肢健全的,要來當個網咖難民呢?

雖然,給他貢獻了網費吧,但老闆說,還是不想那麼年輕的孩子就這麼沉淪在網咖之中不能自拔。

此時,張鋒只是頓了頓說道。

“老闆,你是個好人。”

“但相對於現狀,我更不願意回到以前的日子。”

張鋒,繼續在網咖裡生活著,有一日沒一日,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著。

然後某一天,有人在網咖認出了他來。

張鋒?這不是當時那個,很火的圍棋少年嗎?父母還將雞娃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呢。

當時許多的父母在看到這本書的時候,都用這個法子來激勵娃子,以此奉為教育界的聖經。

張鋒連忙遮掩住臉龐,連忙說不是,自己不是什麼天才圍棋少年。

對方也連忙說自己認錯人了——畢竟,那個當年的卷王,他現在應該光鮮亮麗的在某個地方吧,而不是在這裡。

張鋒也趕忙賠著笑,然後默默的下了機,收拾起了自己的衣衫行禮,準備去往下一個城市,下一個,沒人認識他的城市。

“圍棋少年?”張鋒自嘲一笑道:“不過是一個,被毀掉了人生的廢物而已。”

確實,圍棋少年說的確實是他,父母也的確從他走路開始,就培養他的圍棋技道。

在8歲以前,他確實榮光,獎狀無數。

然而,造成的結果就是,除了下圍棋之外,他什麼都不會。

8歲之後,父母帶他去拜訪名師,和一名叫做柯傑的少年一起。

結果就是,柯傑成功拜入門下,他則是被認為沒有天賦,而沒被錄取,事實上,那位老師說的沒有錯,張鋒確實不是圍棋的料。

在八歲以前憑藉著喂出來的熟練度能夠勉強一戰,但長越大優勢越不明顯,最終只能成為一名業餘棋手。

父母不願意孩子變成一名‘業餘’,於是乎變本加厲的逼迫他練棋,一天8個小時不成就一天10個小時,終於有一天,張鋒忍不住了,崩潰了,墮落了,他逃離了家庭,成為了網咖大神的一源,現在張鋒的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哪裡。

他瘋了似的玩電腦,似乎要把以前丟失的時光用玩遊戲上網的方式奪回來。

其實張鋒本人之所以避開認出自己的人,就是怕父母再一次找到他,僅此而已,而不是怕丟人。

“唉,下一個城市去哪裡呢,去莞城吧,好像還行,網咖氛圍不錯...”

隨後,張鋒找了個網咖上網,像往常一樣,有時候偶爾,會瀏覽一下圍棋網站,圍棋論壇。

不管喜歡與否,圍棋,是他唯一的,能夠讓別人認知他的事物。

張鋒看到了一個帖子。

帖子上說,與他下棋對賭。

勝者,拿走一切,敗者,輸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