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父先不好意思了起來,一個勁地擺手。

“啥家風不家風的,老哥這話說得我臉上燥得慌!”

“不過這孩子大小就特別心善,也特別愛幫助別人,他娘盯他也盯得緊,生怕給長歪了。”

“好在這孩子爭氣,後來徵兵到咱們村的時候,那連長一眼相中了他……”

秦父誇起人來也是滔滔不絕。

恨不得把秦錚小時候幫同村孩子挖泥鰍的事兒都抖摟出來誇。

謝父笑眯眯地聽著,讓出身,拉著秦父的手進了屋,然後又招呼著謝家三個哥哥,把桌椅板凳給擺好,請了秦家人落座。

大嫂二嫂也笑眯眯地上前給填了茶水。

秦母本就最疼秦錚,秦父都能把秦錚誇上天,她聽到謝家如此誇讚兒子,早就一臉的笑容,早沒了之前的一身戾氣。

就連秦錚的姐姐,也不得不坐了下來,捧著茶杯面露幾分尷尬。

好一會兒,兩位老父親這才慢慢從誇,扯到了為秦錚婚事發愁的事上來。

秦父明顯是站在秦母這一邊的,談到秦錚的婚事,立即重重地嘆了口氣。

“自打他去了部隊,好多年也不見回來,你說咱們家就他一個男丁,盼著他早點娶個媳婦給老秦家開枝散葉。”

“可是信一封封地寄,電報隔三差五地拍,可是他就找各種藉口搪塞,就是不提這一茬。”

“眼瞅著他一天天大,十里八鄉的好姑娘一個個都定下了親事,你說我們老兩口能不急嗎?”

說到這,秦父又一次嘆氣。

謝父聽了扭頭看向陪著站在秦父身後的秦錚,眼神中帶了幾分責備。

但見秦錚一臉苦澀,到底是自己瞧著順眼的徒弟,難免還是同情更多。

想了想,謝父開口勸慰起秦父來。

“婚姻之事,雖說自古講究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如今已經是新時代了,咱們也不能按照以前老舊的思想,去限制他們年輕人嘛。”

“秦錚他又是個有想法的孩子,可能他自己有什麼更長久的打算也未必。”

“再說了,他雖說是去了部隊,但以後往上還有更高更遠的路要走,要是真娶了村裡的姑娘,還有了孩子,天天記掛著家裡的事兒,也少了那股子衝勁不是?”

“也就這三五年的事兒,不如坐下來好好和他商量一下,大家各退一步。”

從和謝父的聊天之中,秦父也感覺到了謝父是個講道理有見識的人,且又有個村長的頭銜,怎麼著也比他這麼個只會種地的人有本事。

所以秦父還是願意聽取謝父的意見的。

加之秦錚也是正兒八經拜了師,兩家人也都不是外人了,接受起謝父的意見也很快。

他看了看秦錚,沉思一會兒後問道。

“你到底是咋想的?”

“你也老大不小了,總要給家裡有個交代。”

“這些天可把你娘累壞了,這十里八鄉能數得上的好人家,她都跑了一個遍,實在是真想給你找個好媳婦。”

“可你一個都瞧不上,你倒是說說,你想要找啥樣的?”

“難不成,你還想找個城裡的姑娘?”

秦錚下意識地撇了一眼謝青清,低著頭半天沒吭聲。

這下秦父火又上來了,指著他一副很氣惱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