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

嬴子夜看到伏念略顯氣急敗壞的模樣,實在是忍不住放聲大笑。

解不出來就說這題沒答案,這算什麼大儒,這不是在耍賴皮嗎?

“伏念先生,本太子如果告訴你有多少隻雞,這問題還需要你來算嗎?你認為解不出來,只是你的能力不足罷了,但並不代表這道題目是無解的。”

讀書人們聽到大秦太子的話,他們心中還在瘋狂思索這道題目該如何解?

連荀子都拿起筆想要計算,可他發現自己根本就算不出來答案。

在嬴子夜眼中,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是文科超標,個個背書特別厲害。但是在理科方面,他們就是一張白紙。

“算了,本太子就不為難各位了。這道題目不僅有解法,而且有很多種解法,本太子就挑兩種最簡單的方式來告訴你們吧。”

得知雞兔同籠問題有解,而且還有最簡單的兩種解法,眾人不免都有些傻眼。

他們連一種都想不出來,可最簡單的方法都有兩種……

要知道,他們可都是世人眼中聰慧絕頂的讀書人啊!怎麼如今在大秦太子面前,他們的智慧無用武之地呢?

“上置三十五頭,下置九十四足。半其足,得四十七,以少減多,再命之,上三除下四,上五除下七,下有一除上三,下有二除上五,即得。”

嬴子夜說出了第一種解法。

這把眾人聽的一愣一愣的,他們還沒反應過來。但是當他們將對方的話記在紙上之時,用具體的資料去驗證,發現還真是這樣!

這!

這到底是什麼方法?

簡直是聞所未聞!

所謂的“上置”,“下置”指的是將數字按照上下兩行擺在籌算盤上。在算籌盤第一行擺上數字三十五,第二行擺上數字九十四,將腳數除以二,此時第一行是三十五,第二行是四十七。用較小的頭數減去較多的半腳數,四十減去三十(上三除下四),七減去五(上五除下七)。此時下行是十二,三十五減十二(下一除上三,下二除上五)得二十三。此時第一行剩下的算籌就是雞的數目,第二行的算籌就是兔的數目。

在嬴子夜看來,這都已經是很傻的方法了。

但就是這種很傻的方法,卻把這幫儒家讀書人給聽懵了。

他們怎麼就想不出其中的關係呢?

“還真是這樣算的!”

顏路興奮的渾身顫抖,學海無涯,需無時無刻求知。

在知識的路上,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他今天掌握了這種計算方法,也算是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他怎麼能不高興呢?

“太子殿下,另外一種簡單方法是什麼?”

荀子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是儒家讀書人心目中的精神領袖,可現在他還得去問太子殿下簡單方法,這也太讓人尷尬了吧。

嬴子夜隨意的笑了下,然後說出了更簡單的方法。

“上置頭,下置足,半其足,以頭除足,以足除頭,即得。”

這方法其實就是最簡單的法子,從現實角度來進行計算。

雞比兔子少兩隻腳,在第一行擺好三十五,第二行擺好九十四,將腳數除以二,用頭數去減半腳數,用剩下的數(我們現在知道這是兔數)減去頭數。這樣第一行剩下的是雞數,第二行剩下兔數。

不過這樣做的話……

有些廢雞,也有些廢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