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四劫(第1/2頁)
章節報錯
比丘國的女子,有很多名字都帶個“目”字。
蘇葉認識的,比如“吉祥目”、“白若目”和“光目”還有這位“蓮花目”。
她們的性格很類似。或者說,比丘國的人性格都很類似,輕言細語,有問必答,卻又沒有什麼個性。但是比起老人,少年少女們則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異。
至少在“梵音”來臨之前,她們是會生出一些細微的差別的。
比如這位蓮花目,便是相較於其他女子最“溫柔”的。蘇葉和她也說得上話來。
在聽到蓮花目的話以後,蘇葉還注意到了一個詞彙,那就是“成劫”。
似乎,是一個“劫難”的意思。
蘇葉知道,萬物都是有劫難的。眼前這樣的一個看似完美的世界,其實有著巨大的隱患。
比如說那被壓制的慾望,便是隱患之一,遲早是要爆發的。
這是對人來說。而對神、佛,也是一樣。所謂天地大勢不可違逆。強如前世的蘇葉,可以站在一個世界的頂峰,卻終會有被磨滅之時。
佛,想必也是一樣的。
那麼“成劫”到底是什麼呢?
蘇葉直接問了出來。
蓮花目聞言,彷佛有些疑惑。
她還沒有回答,旁邊,另一個少女似乎也聽到了蘇葉詢問的問題,上前來有些好奇地答道:“成劫就是成劫呀!”
蘇葉看向那個少女。那個少女,叫做“光目”。
由於年紀小,更顯得天真一些。若是沒有梵音的力量的話,她的性格可能會和龍姜有些相似吧。
光目蘇葉也是知道的。她是比丘國裡少有的有“母親”的人。
是的。
或許不可思議,但實際上,比丘國中有父母或是兒女這樣的“家庭”的人,其實很少。
比如蓮花目,就是無父無母,也沒有兄弟姐妹。
同時,比丘國裡的國人,不需要生育,也不會生育。
他們甚至不會衰老。蘇葉在這些日子中,以薪火道細微觀察過人們的身體變化。大都是恆定不變的。沒有一絲一毫入微的成長變化。
這讓蘇葉不由懷疑,這些人活了多少年了?該不會比自己還大吧!
不過,光目是有母親的,蘇葉也見到過。光目的母親是個中年女子,對佛很虔誠,或者說比丘國的人對佛都很虔誠。
光目對母親會產生一些孝心,但當梵音降臨過後,孝心就會消散幾分,隨即在第二天重新凝聚。維持著如此的迴圈。
不過雖說如此,蘇葉看到光目,就想起龍姜,所以對這個少女的印象還不錯。
如今,見光目開口,蘇葉也不掩飾,說道:“我是從仞利天(多羅夜登陵舍)來的,對你們的規則還不是很瞭解,可以給我解釋一下嗎?”
光目也知道蘇葉的來歷,她也曾對蘇葉好奇過。不過梵音來到時,好奇這份情感也會消滅。
當日蘇葉第一次來到時,恰逢梵音之前臨近黃昏的時分,所以才會有很多人和昆蟲對他的出現感到好奇。如果那時他在黃昏過後出現,那就不會有任何人過來看他了。
光目的性格和蓮花目有些極其微妙的不同。但她倆有一點好處,就是有問必答,而且絕對不會隱瞞和說謊。聞言,光目道:“成劫,就是成劫。一年有四大劫,分別是成、住、壞、空,每一劫有三個月。”
“成住壞空?一年?”
蘇葉一怔。
他對成住壞空,並不是不瞭解。
昔年為人時,蘇葉看過一些佛教的介紹。所謂成、住、壞、空是佛教對於世界生滅變化之基本觀點。
從字面上的意義來說,這四個字的意思分別是:成立、存續、壞滅、空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