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傾訴(第1/2頁)
章節報錯
人祭,殉葬。
雖然蘇葉也聽說過這些個詞,但大多是在史書中。並沒有親眼見到過。
但是,在古代,這並不是很罕見的事情。原始時期一直到明清,都有著這種祭祀禮俗。只不過,目的或有不同。有的是祭神,有的是祭祖,有的是陪葬。
在商代時,殺祭有大量殷墟甲骨文記載,其人數多者每次達三百至五百人,少者亦有三五十乃至上百人。不過這些人大多都是俘虜,祭祀的過程也很殘忍,比如挖心掏肺、風***烙、烹煮、做成肉泥等等……
自武丁時期,人祭漸漸減少。但到了周朝,由於戰爭頻繁,人祭再次大肆興起。及至春秋戰國時期,人祭和人殉受到了諸子百家的嚴厲抨擊,比如西門豹嚴懲進行人祭的巫師,秦獻公更是下令禁止人殉,因此才逐漸減少,但仍然始終不絕。
而如今這個年代,以人祭求雨再正常不過。但是蘇葉聽到這個詞,還是感到心中一驚。
畢竟,這是親臨自己身邊的。
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人祭也是在供奉給“自己”。
雖然蘇葉並不是真正的龍神,但是卻獲得了那位龍神的傳承。在那位龍神不在的時候,這祭祀於龍神,和祭祀於他沒什麼區別。
但是。
蘇葉要這人祭有什麼用呀!
且不論其他,所謂供品,供奉神靈應當是給神靈加以享用的。
可是蘇葉又不吃人,人祭能有什麼用?
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是那些以三牲六畜,瓜果蔬菜供奉的,蘇葉也沒看到真到自己手中……
而且從老者那裡,蘇葉知道,這旱災和澇災已瀰漫數年之久了,雖然並不是一直持續,但也死人無數。
很顯然,在這個過程中祭祀應當沒少舉辦,但如今獲得了西北天部分力量的蘇葉卻並未感受到絲毫那“薪火”的增長。
相反,西北國的“薪火”,甚至反而越發微弱了。所以看來這祭祀,果然和薪火道的關係不大。這足以再次證明香火神道與薪火道並不是同一條路,兩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互斥。
而這導致的結果便是……薪火越微弱,祭祀便越發興起。祭祀越興起,薪火就越衰弱。
惡性迴圈!
蘇葉又感受了一番,道:“這人祭之行,恐怕是內中有人居心不良。西北國的薪火之中,大有壞腐之氣息。若是任由災難蔓延,恐怕西北天的狀況也會越來越差。”
所謂,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之將亂,必有妖孽。
這事兒在其他地方,尚不知道是對是錯。但是在西北天之下的大地上,卻很顯然對得很。
老者說到過,人祭之橫行,乃是有人藉助祭祀之事,收攏權力。這顯然是壞了西北國“薪火”的事情。而正因為西北大地的薪火幾近斷絕,才無法維持西北天的引力。
久而久之,當著力量消散到極致之時,必然會引發星沉月落,天空塌陷!
那時,就真的是“天罰”了。
老者撫須道:“不錯。而且,上古天傾時,西北尚且瑞獸成群,薪火旺盛。如今雖然並無天傾大禍,但人心之亂,反而更甚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