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傾池的池水,孕育著一種玄妙的天地元氣,而且這元氣十有八九和上古時的那位“帝君”有關。

這對蘇葉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機緣。

不過,縱使知道了這池水是遺澤,但如何利用,卻也是一個問題。

蘇葉首先要確定這元氣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進而,還要利用這元氣“煉精化氣”,提升自己。

在這個過程中,觀察、體驗是必不可少的。

最簡單的一個方法,便是消耗自己的精、氣、神,再在補充元氣之時,仔細感受那元氣的變動。

而如今的蘇葉,便打算以給周邊生靈“啟智”的方法,精進自己,領略造化。

給生靈啟智,在神話中,這已算得上是比較玄妙的法術了,頗有幾分“點化”、“創造”的意思。

原本對於這些,蘇葉是不敢想的。但是,就像老者所說的,一切看似玄妙的事物,本質或許都是很單純的。

生靈的精神和智慧,其實也是造化的一種,甚至也可能是由“天地元氣”所構成的。

或許,由智慧衍生出的思想,可以超越天地,甚至超越輪迴。

但這並不妨礙,初生之時,精神在最初都是從無到有的。

所以如今的蘇葉才覺得,給生靈開啟靈智,或許並非是自己想象的那麼困難。甚至,對於自己來說,更加是“事半功倍”。

因為,自己曾親自轉生成為過它們,並且體驗過它們的一生。

它們的生活習俗,軀體構造,甚至是如何驅動本能的緣由。如今想想,都是有跡可循的規律。

在這天傾池,蘇葉最覺得無趣的,或許便是偶爾會從心底浮現出的孤獨吧。

他知道自己生來便是孤獨的,畢竟身為一個轉生者,眼前的一切都如雲煙,早晚會消散離去。

但即便如此,在一片空蕩蕩的池子中,還是會覺得無聊。

這一次恰好試一試,如若成功,或許便能在那歲月的蹉跎中留下幾分痕跡。

退一步說,就算不成,至少這個過程他絕對是有收穫的。

於是,說幹便幹。

從這一天起,蘇葉便開啟了自己給“生靈”啟智的道路。

他首先選擇的,是一群螞蟻。

畢竟,蘇葉成為轉生者以後,第一世便是成為了一隻“蚍蜉”。

雖然距離現在可能已經很久遠了。但是,身為蚍蜉的記憶卻仍然明晰。並且他成為螞蟻,也並不僅僅只有一世。

做好了這個準備以後,蘇葉分出了一絲絲元氣,試圖灌入到螞蟻的體內。

令人意外的是,這過程並沒有多麼困難。那元氣很快便進入到了螞蟻的體內,螞蟻在一團清氣中,散發著淡淡地光輝,浴光而起。

與此同時,開始迅速地吸取蘇葉的這絲元氣,彷彿是本能便知道這元氣是“好東西”。

蘇葉有些奇怪。但是突然,他想起了當初老者講道時,便有螞蟻浴光而起的異象。莫非當時老者講道,那響動的“旋律”,螞蟻也無意識地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