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鴻溝(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葉和摩醯首羅的對話,看似令人摸不著頭腦。
但實際上,兩個人都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
世界之外是存在世界的,這是蘇葉很早以前就知道的事情。
尤其是,當他繼承西北天,並且,再次選擇轉生以後,能夠到達“沙中世界”,或者說到達這三千世界以後。他更加確信,世界不止一個。
但是,這並不是主要的。
如果世界不止一個,那麼就會出現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不會是所有的世界,都是處於一個層次的。
而生靈就更加擁有著“等階”的概念。
蘇葉是一個轉生者。
他對這個概念更加理解。
螞蟻,蚍蜉,蟲豸,赤蝦,蠑螈,蜥蜴,鯉魚,飛鳥,野兔,麋鹿,蒼狼,勐虎……以及,所謂的“萬物之靈長”,人類。
這自然界中,人們習以為常的各種存在。實際上,在相互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螞蟻無法理解人的世界,甚至無法理解蚍蜉、乃至於蟲豸的世界。
它們眼中的世界對人而言,是一種十分新奇的世界。可是對它們來說,這個世界才是正常的。
相反,人類對它們而言,足以稱得上是“神”。因為人類的世界是廣大至不可思議之程度的。
蘇葉體驗過那樣的世界,自然,也能夠理解螞蟻面對人類的心情。
但是,在成為求道者之前,他一直都以為這是一件正常事。
實際上這或許是不正常的。
因為對於“人”來說,一樣有無法理解的存在,乃至於廣大到不可思議之境地的大世界。
比如蘇葉這條“燭龍”就是如此。
人類,無法理解燭龍所存在的世界。
而如今,蘇葉對這種事情愈發有所感受了。
當他轉生成為迦樓羅以後,在沙中世界時,他就是無法理解沙中世界的。
甚至,嘗試以“薪火道”來對抗提和竭羅。
可漸漸地他發現,當世界不同時,除非力量均等,否則不同的道是無法理解不同的道的。
所以,提和竭羅雖然知道蘇葉是東方神,是求道者,但卻並不認可提和竭羅的道。
只有蘇葉成為能仁應供,創出“三乘法”以後,提和竭羅才認可了蘇葉。
不過提和竭羅的世界,只不過是三千世界中的一粒沙塵而已。
沙中宇宙之外,還有更廣闊的世界,三千世界本身也有著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和大千世界。
但是。
提和竭羅的世界雖然是一粒沙。
那誰又能證明。
摩醯首羅的世界,不是另一粒沙?
螞蟻相對於人是螻蟻,人的世界對螞蟻來說,是“彼岸”。
人相對於燭龍是螻蟻,燭龍的世界對人來說,是“彼岸”。
如今,“佛”在摩醯首羅的眼前,也只是“螻蟻”,她是“佛”的彼岸。
那麼摩醯首羅,會不會本身也是“螻蟻”?
摩醯首羅的“彼岸”,在哪裡?
這就是為什麼,摩醯首羅從不在乎三千世界。雖然他會選擇將那些對他具有威脅的存在毀滅,但當以“力量”毀滅不了以後,摩醯首羅會更加期待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