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莫等閒(10)校場風雲(第1/2頁)
章節報錯
營地正值訓練時間。
開拓者的訓練,第一是軍事素養和技能訓練,包括熱武器使用,作戰技術,野外生存等,第二是習武,包括傳統武學國術和現代技擊技術。
在大災變之前,地球科技之繁盛,熱武器威力之強已完全非人力比擬。為何開拓者組織會將武術作為開拓者隊員的最重要的訓練專案?
這是因為大災變後,地質環境複雜多變,極具惡化,龜縮在少數城市的人類,沒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地資源開採。礦產和金屬資源的稀缺,導致槍炮熱武器成為戰略性的手段。如葉明心這樣的小隊長所在的行動組,也只配備了兩挺蓋特機槍炮和一個月一萬發的彈藥配額。非重要時刻,開拓者要求儘量減少熱武器的使用。
於是習武成為開拓者隊員提高在任務中生存率的重要手段。身手高強之人不僅能提高個人在荒野中的生存率,更有助於開拓者完成大量的危險任務。
其實,尚武之風不僅在開拓者盛行,蘭新市有意在全民中推廣習武之風,提高民眾在惡劣環境中的生存能力。
校場之上,一個虯髯漢子立於高臺之上,正在演示“小擒拿手”,他正是二中隊的武術教頭——伍柏松。
伍柏松高大魁梧,但施展“小擒拿手”的身法卻異常靈活,身形步法配合雙手,或爪、或勾、或夾、或鎖,招式細巧,變化多端。不消一會,已將“三十六路小擒拿手”打過一遍。他站定身形,平抑呼吸,揹負雙手,聲如洪鐘:
“擒拿,是武術四擊‘踢、打、摔、拿’之一,以束縛關節或抓筋拿穴為要,迫使對手關節受挫,疼痛難忍,而束手就擒。”
“方才演示,乃是小擒拿手,技擊要點為拿腕,肘,手指、膝,抓筋拿穴為主。小擒拿手招式靈活,變化萬千,是近身制敵的絕佳功夫。”
……
一番講解,又將招式拆解,為眾傳授前十八路。
馬三寶在毛傑的帶領下,悄然入隊。聽著伍教習的講解,馬三寶心中好奇,認真地修煉起來。自記事起,馬三寶在父親嚴厲教導之下,苦練十多種武功,身手遠高於普通人,但父親曾說:“天下武學博大精深,縱然他研習一生,仍然是井底之蛙。”並囑咐馬三寶今後要博採百家之長,才能在武道一途有所建樹。大小擒拿之法,雖然父親提到過,但父親本人也不甚精通,只曉大概,眼下正是一嘗心願的時機。
馬三寶多年習武,悟性遠非常人,伍柏松講解一遭,他已經將小擒拿手的武學精要掌握,又閉目回思方才伍柏松的演示,旋即一招一式地將前十八路施展出來。初七八路尚有生澀,後漸感純熟,雙手迅捷似電,隱隱帶起“呼呼”風聲。一遭結束,他閉目搖頭,又擺開架勢,迅速打起第二遍。這次招式愈發流暢自然,掌爪舞動凌厲異常,風聲更迅。
周遭隊員見到生面孔進來,初時不以為意,但隨著馬三寶十八路小擒拿手施展開來,皆感驚訝非凡。方才馬三寶第一次施展時的生澀有人看在眼裡,分明是新學,然第二遍打出,已如錘鍊多年的武人,風中凌厲之意,可知招式威力。
難道是不世出的武道奇才?群人紛紛猜測。
“好!”
伍柏松發現校場中一處,眾人圍在一處靜觀,眉頭微皺。抬頭在看,圈中一位少年施展十八路小擒拿手,步法靈動,招式精準凌厲,不由高贊。
這“好”字令馬三寶停下手,方才發現四周都是圍觀,不由羞赧一笑,抱拳道:
“見笑了。”
“好就是好,武者就需要凝聚一股銳氣,別玩文人那套虛偽的把戲。”伍柏松大步走來,不滿駁斥道。走到身前,伍柏松凝神細思,不識得此人,開口問道:“你是哪個行動隊的人?”
馬三寶拱手道:“小子第一行動組預備成員,馬三寶。”
“哦?”伍柏松略感驚訝,旋即放聲大笑,“不錯,是個好苗子!”
“葉子的本事越來越大了!”
“誰在背後說我閒話?”恰逢葉明心帶著華司令走進校場。
“怎麼?葉大隊長說不得了?”伍柏松笑著反問。
“伍叔——”葉明心臉上帶著溫和笑意。
伍柏松指著馬三寶,“好苗子,二隊又多一份力量。在哪發掘的?”葉明心回道:“上次和柳老的任務。他們兩個是荒野獵人。”
“荒野上的人?”伍柏松神遊片刻,黢黑麵皮流露傷懷之意。眾人不解,何以說道荒野,鐵塔大漢化作多愁詩人。伍柏松收斂神色,面容嚴肅:“小夥子,擔子很重,你要擔住!”
馬三寶莫名其妙,對“擔子”一無所知,待追問一番,葉明心開口道:“三寶!虎子!”
“到!”二人應聲。
“預備役隊員培訓三天後開始,此次恰逢開拓者‘秋試’,屆時二分部所有預備役隊員統一安排。培訓時間一個月。”
虎子好奇地問:“一共多少人參加?”葉明心略作思考:“大約千二百人左右。”馬三寶奇道:“這麼多?”華司令接過話頭解釋道:“三寶,你對開拓者瞭解不多。整個開拓者將近十萬之眾,分為三個分部,我們二分部共有第四、第五兩個中隊,約三萬之數,每年補充一兩千人,僅僅維持平衡。”毛傑又說:“算下來,每年每個行動組平均能接納一個新人,這次咱們組一次接納你和虎子,算是大開綠燈了。”
馬三寶和虎子大感慶幸,感激地注視葉明心。
“不用感謝我,你們的表現值得欣賞。”葉明心心有所感。
簡單交待了馬三寶和虎子這兩日無事,可以四處走走,瞭解一下蘭新市和開拓者組織的情況,葉明心和華司令轉身離開了。
校場上,眾人繼續自由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