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覆巢之下 第七章 慧宣法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寒淨寺坐落在焦山的半山腰上,有著山中不見寺,寺中不見山的說法。三人一路登山而上,約莫半個時辰的時間,正南有些不耐煩了,他問小蠻道:“這山裡真的有寺院?我不信,都爬了這麼半天了,日頭都要西下了,連個亭子也看不見啊!”
“你懂什麼,這寒淨寺是你想看就能看見的?蠻夫!”
聽到小蠻一嘴的嫌棄,正南只好衝她做了個鬼臉,“哼”了一聲,又轉過臉來問素清:“公子,剛才那個叫孟良的,你怎麼會看得出來他原是個軍校?”
“這不難!”素清說道:“你看他的身形必然還是武丁,北方又戰事頻繁,他就肯定在軍中待過,再看他家娘子,千里迢迢逃到南方,頭上髮髻亂而不散,觀之依稀有形,那也肯定不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此等女子又怎會嫁與一般兵士呢?”
“哦,是這樣呀,一想還真是!”正南說著佩服地點了點頭。
又半個時辰過去,素清他們終於走到了寒淨寺的山門前,四根石柱立起的牌坊上刻著“佛聖門庭”四個遒勁的大字,牌坊後是一條兩邊立著紅牆,中間鋪著長長青石的大道,而紅牆外的層層綠竹為這條青石的通道,撐起了密密的蔭棚,陽光斜斜地灑落其間,斑駁在青石面上,放眼望去很是清幽。
黃昏未到時,香客們大都下山而去了,通向寺院的青石路顯得空空蕩蕩,素清自小便喜歡這般的安靜,山門前他輕輕站住,深深地吸了口氣,卻不捨得撥出來,因為這山間清甜的空氣裡夾雜著香火的味道,正是他日思夜想的幼年記憶。那也是寺院獨有的韻味,燃起香火,總能飄蕩出一縷縷青絲,而這青絲更是不遺餘力地纏繞著在佛前袒露出的信仰、虔誠與期許,升騰在人間的上空和幽靜山谷,遠離塵世慾念的侵擾,還給人心一份清涼的純粹。這便是寺院的靜謐。
素清剛要往裡走,卻發現身邊怎麼只站著正南了,小蠻不見了,素清左右找尋著小蠻,正南看了出來,忙把身子一轉,說了句:“吶,在這兒呢!”
素清定睛一看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小蠻已經趴在正南背上睡著了,素清微微笑了笑,示意正南把小蠻放下來,直到落了地,小蠻才醒過來,睡意還未完全退去之時,還不忘把流了一袖子的口水,使勁地蹭在了正南的衣服上。正南躲閃不及,只能在不停地:“哎呀,哎呀!”的抱怨著。
素清邊笑邊自己穩步往裡走去,後面兩個活寶鬧著追著,也就走個百十步,素清他們就來到了掩映在數棵參天大樹之間的放生池,在放生池的中心,法相莊嚴的觀世音菩薩正含首而立,她手裡託著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口垂著一枝掃去殘霧的楊柳,面容如意、慈祥。無論多少次走過這裡,素清都忍不住焚香下拜。待起身淨手後,向左望去,那裡就是寒淨寺的大門,一切都沒有變,還是長長的臺階,明黃色的牆面、寬敞的大門裡端坐著的歡喜彌勒,還有那門楣上高懸著的“寒淨寺”三個閃著金光的大字。
素清止住正南他們的嬉鬧,正了正衣冠,快步走到了寺院門前的臺階下,抬頭望去,慧宣法師正站在石階之上殷切地等待著他。素清不敢有絲毫怠慢,不及登階便雙膝跪下,額頭俯地,雙手攤於額前,拜道:“師父,弟子素清回來了!”而後抬起頭來四目相對,已是雙雙淚目了。
身後的正南偷偷地問小蠻:“欸,公子為什麼不走上階梯再拜,非要隔這麼老遠就拜了!”
“你這蠻 子哪裡懂得,公子這是怕走得近了,慧宣法師伸手相扶,不捨的他拜,所以走到階下就下拜了!”
這時只聽得慧宣法師說道:“兒啊,快上來,讓僧家好好看看!”
素清當然臉上浮著歡笑,迫不及待地提起衣襟快步向上跑去,小蠻卻拉住了正南緊緊跟隨的步伐,正南馬上明白自己有些魯莽了,於是仍然站在了臺階下,他抬眼望去,站在高臺上的慧宣法師,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充滿著神聖感,按說被整個南直隸的官員、民眾奉為上師的慧宣法師,應該有著超凡脫俗的相貌,再掛著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態。然而眼前的慧宣法師,卻更像一個和藹親切的長者,完全沒有那種仙風道骨之類神仙該有的樣子,他的身形並不魁梧,歲月的流逝,讓他微微有些發福,卻並沒有模糊他的五官,但肯定不如往昔那般稜角分明瞭,也許正是時光的這般饋贈,使他的神情顯得厚重而輕鬆,特別是那清澈似海的目光,總能時刻點中你的內心,還有此刻正掛在他臉上的笑容,看上一眼便能立刻化開你心中的尷尬、陌生與惶恐。不經意之間感覺到自己已經站在了他的身邊。
慧宣法師拉起素清的雙手,眼裡突然就泛起了淚花,嘴裡反覆說著:“瘦了,瘦了!”然後,他又從素清手腕上解下那串佛珠,放在自己手上專心撫摸了好一陣子,這才將那串珠子,收到自己的袖子裡,又從自己的手腕上解下一串佛珠,輕輕地纏在了素清手上。素清抬起手來將珠子在鼻子下聞了聞,他是真喜歡這隻有在師父這才能聞到的,淡淡的裹著香火氣息的檀香味。
師父看著徒兒笑了,徒兒的眼裡也快要點出淚滴了,這時一直站在慧宣身邊的寂子說話了:“素清,你還認得我嗎?”
素清趕緊雙手合十鄭重地問道:“敢問法師德號上下?”
此話一出,三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寂子可是素清自小到大的玩伴,算是素清的師弟,兩人年紀相仿,素清怎麼可能不認識?慧宣對素清說道:“寂子,現下可是這寒淨寺的首座了!”
素清又趕緊躬身拜道:“日後還請寂子法師多行指教!”
寂子說了聲:“去!”
三人正要返身走進寺中,這時慧宣還不忘招呼尚立於臺階之下的正南與小蠻:“兩位施主隨僧家進來吧!”
小蠻與正南兩人這才抬步跑上了臺階,高臺上的三人也並沒有離去,而是站在原地等待兩人同行。
寒淨寺很大,由於地處半山之上,寺中並非一片平地,要往寺中深處走去,就得沿著臺階往上走,寺中處處是參天古樹,正南感嘆道:“在這寺中果然是不太容易看到山石呢!”
一行人來到了方丈房裡,素清照例拜了觀世音菩薩,在這間小小的陳設極簡的房間裡,只容得三人坐下,慧宣讓寂子先領著正南和小蠻去用齋飯,這邊才和素清分長幼而坐。
自打剛才見到素清,慧宣法師臉上的笑容就沒有減過半分,這會兒他的目光更是不捨得離開素清的身上,時不時點點頭,一會兒開口說道:“孩子,這些年孤身海外,還順利嗎?”
“讓師父掛心了,孩兒一切都好,在海外的這些年,孩兒也見識了許多,交了一眾朋友,這次跟隨而來的那個大高個,名叫正南,也是孩兒在南洋相識的生死之交!”
“那就好,我兒長大了!你這一回來就把個太陵城攪得天翻地覆啊!”慧宣笑著說道。
“唉,素清的些許本事,還不都仰賴您的師教。這麼說來,這太陵城裡的事呀,您也難逃干係。”素清的臉上輕輕地現出一絲壞笑。
慧宣一聽,也笑著說道:“放肆,哈哈,是長大了,也不怕為師手中的戒尺了啊?!”
素清趕忙假惺惺往後縮了縮,臉上的壞笑卻愈加明顯了。
慧宣定了定神,認真的問道:“孩子,與為師說說,你果真打算投身這南北亂局之中嗎?”
玄素清嚴肅了下來,他點點頭說道:“師父自小教導素清要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給素清講過的世尊割肉喂鷹的故事,素清更是銘記在心,如今天下紛亂,北都罹難,依素清看日後必然牽連南方,故而太陵並非世外之地,如再無人奮起,南方百姓定遭兵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