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兒現在還是跟著渡劫禪師天天待在藏經閣中,一是他身份特殊,二者他也十分依戀渡劫,兩人相差了兩個輩分,並且渡劫比他第一次見到時更是蒼老,但反而更為親切,他隨時空正親傳弟子,但從未和其他師兄弟一起習練過武功,所以和其他人住在一間寢房十分別扭,不知是不是他多慮,總覺得師兄弟們一見到他,說話的聲音都下去了許多,似乎不像被他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也許在出家弟子的眼裡,他早晚要離開少林寺的。

這天晚上,劉蘇兒做完晚課,正準備回藏經閣,即使身為俗家弟子,住在寺中,早晚課也是必須的功課。當他走到一處花壇時,一名叫做慧智的師兄攔住了他。

劉蘇兒問道:“不知這麼晚了,師兄找我何事?”

慧智說道:“師弟,你跟我來一下。”

劉蘇兒一向隨和,對於別人的請求很少拒絕過,當然別人也很少來找他做什麼,當下他也沒有多想,就跟著慧智一路來到了塔林。

少林寺塔林是歷代得到高僧以及方丈們舍利存放之地,平日別說是俗家弟子,就是佛門弟子都很少來,只有清明和重陽兩節,才會過來祭拜,此時已到亥時,塔林在星月之下,顯得頗為陰森森的,劉蘇兒問道:不知師兄帶我來這裡是何意?

慧智說道:“還有幾位師兄在等著咱們,他們有話要說。”

劉蘇兒只好將疑問先悶在肚子裡。

到了塔林邊的一處空地,果然已有幾名出家的師兄在這裡,劉蘇兒進寺較晚,一般的出家弟子都是他的師兄,在他以後,基本都是第四代弟子虛字輩的弟子了。劉蘇兒跟幾位師兄打過照面,行了單手佛禮,見這幾位師兄分別是慧信,慧仁,慧義,和慧禮,再加上帶他過來的慧智,其實就是慧字輩中武功較為出色的仁義禮智信五位僧人。

慧仁年紀最大,他說道:“劉蘇兒,不知你為何在寺中一直不離去呢?”

劉蘇兒張了張口,卻什麼都沒有說,這是他自己都想不明白的事,其中牽扯了許多讓他感到傷心的事,他一是說不清楚,二是不想說,這時慧仁突然問起,便顯得有些張口結舌,數不出話來。過了一會,他才說道:“難道寺中有俗家弟子非要離寺不可的規矩麼?”

慧義說道:“規矩雖然沒有,可是最後選在待在寺裡的弟子,一般都出了家,可是奇怪的是,你既不願出家,又不願離寺,便顯得有些古怪了。”

劉蘇兒說道:“我就是離開少林寺,也沒有地方去,我原本是個孤兒。”

年紀最小的慧信說道:“恐怕不是這樣吧,我聽人說,你前些年下山去調查慧性被害一事,結果鬧了個無疾而終,是不是這樣?”

劉蘇兒點了點頭,他們最終查得此事和珍妃有關,珍妃勾結了東瀛人和華妃的弟弟華寧將軍,為了讓朱三爭奪王位,而做出兵器譜排名一事,後來雖然因為相關的東瀛人被鎮海將軍用大炮轟得灰飛煙滅,而華寧將軍派來的高手也是死的死,逃的逃,但劉蘇兒回寺以後,將此事告知空字輩的時候,其中牽扯了丐幫汪幫主教他武功一事,以及慕容寒山殺死了一批排行榜上的高手一事,這些事若是洩露出來,不免會引起江湖上的震動,甚至會給慕容寒山和汪九成帶來無盡的麻煩,所以他和朱雀以及伏纓都商量過,沒有將此事全部的細節都告訴寺中的長輩。

本來劉蘇兒就不是口舌伶俐之人,加上說話又不盡不實,不免惹起了寺裡一些人的疑惑,最後渡劫問將起來,劉蘇兒才將整件事只告訴了他一人,但渡劫也僅僅是擇要告訴了空字輩的人,畢竟有些事他也明白不能多說。

這麼一來,空字輩的禪師或者會因為渡劫,而不得不停止追問,但慧字輩中和慧性關係較好的人,暗地裡不免猜測,劉蘇兒在外面到底做了些什麼。

償若沒有方丈之位空懸以待,這件事他們或者會爛在肚子裡,但此事事情又自不同。

償若空山未死,劉蘇兒在他們眼中早晚會離開少林寺,但空山一去,劉蘇兒始終沒有露出要走的意思,事情不免惹人遐想,劉蘇兒留在寺中,是不是別有用心。

但劉蘇兒暫時還沒有想到這麼多,他問心無愧,自問在調查慧性被害一事上,已經出了全力,所以他坦然說道:“其中有些事我不能說,但慧性之仇已經得報,我歷經生死,總算是活著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