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性情大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酒過三巡,朱重陽聽夠了這些人的奉承之詞,他問道:“不知道鳳陽府上這兩日可曾發生過奇事?你們知道的,我朱重陽最喜歡聽這些江湖傳聞,用來下酒最適合不過。”
在座有一位長相奇特之人,此人下巴前突,兩隻耳朵一隻高一隻低,雖然五官還算周正,但因為耳朵傾斜,所以整個人的面相看起來十分奇怪,朱重陽還是第一次見到此人,但似乎聽說過他的名頭,一時也想不起來,此人端著酒杯道:“既然朱大俠喜歡聽故事,那麼我就給朱大俠講一下發生在去年的一件離奇之事如何?”
趙追風笑道:“勾兄所講的故事一定精彩紛呈,那我們就洗耳恭聽,來,先喝了這杯酒再說不遲!”
幾人舉杯一飲而盡,朱重陽喝了這酒,驀然想起此人的身份來,原來此人名叫勾心長,有個綽號叫做勾魂攝魄,原本是湘西四節門下的人物。
四節門之所以叫做四節門,不僅因為他們的兵器雖是長劍,劍鞘卻都是四節竹竿形狀,而且他們的武功也是分為四節為一段,一套武功有十六段共六十四招,四節門以道教中的四帝為尊,而《道德經》中又提出四大之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又因天有四方,一年又四季,星宿有四大神獸等等,故有此名。
在中原江湖中,四節門名聲並不如何響亮,但他們的淵源卻也不算短,只不過因為四節門內的弟子向來很少參與武林中事,所以名聲不顯。
現任四節門的掌門名叫雨虹道長,不過雨虹道長卻並不強行讓弟子通道,只傳授武功,唯有準備培養為掌門人的弟子,才會讓其煉道。
據說一年多之前,勾心長不知何故,跟同門師兄弟鬧翻,就此離開湘西,想不到竟會在這裡見到他,若不是他跟師門鬧出矛盾,平時想要見到四節門的人可不容易。
勾心長道:“這件事償若不是我親身經歷,恐怕說出來別說你們不肯相信,就連我自己都不肯相信,我也因此跟師門鬧翻,就算此刻坐在這裡,我心中兀自感到不可思議……”
接下來便是勾心長講述的他在四節門中的遭遇。
四節門的門戶乃是在一座種滿竹林的山上,當地人都稱之為竹山,不少山民也都是靠山吃山,以竹子做成的桌椅板凳,以竹皮編織的籮筐揹簍為生,每到夏季,滿山竹葉,十分清幽,也難怪四節門將門戶選在這座竹山上。
司機們的門戶是在竹山山腰間的一道泉眼旁,當年四節門的創始人孤峰道人在這裡建了幾間竹屋自住,此後隨著弟子增多,四節門不斷修建新的建築,到現如今已經形成了一座宏偉的建築群,四節門的弟子也到了三四十人之多,這些弟子大部分都住在山上,也有幾人嫌山上溼氣重而住在山下的民宅裡。
勾心長是現今四節門掌門雨虹道長的關門弟子,此後四節門再收弟子,也都是有四節門內幾名資歷較深的弟子們教習,雨虹道長在勾心長之後再沒有親自傳授武功給其他人。
儘管是關門弟子,可雨虹道長對他仍是十分看重和關愛,不但悉心教導他武功,還將門派中十分神秘的噬魂術傳給了他,在其他人眼中,顯然是將他看成了掌門的繼承人。
有了這種想法,其他先入門的師兄們自然都感到憤憤不平,認為師父偏心,由其是雨虹道長的大弟子等人,鼓動其他弟子和勾心長疏遠,後來經過雨虹道長的調解方才變得好一些,但不少師兄們心中芥蒂依然難平,只不過礙著師父的面,不好在明裡再跟勾心長過不去而已。
對於師父對自己的關懷照顧,勾心長自然是心中十分感激。
可是就在去年深秋,雨虹道長卻突然像變了一個人,不但忽然對勾心長冷落起來,而且行事也變得十分詭異,令人難以索解。
門中的師兄門原本都以為勾心長會當上掌門,後來見他失了寵,令原本就不和諧的師兄弟之情變得更是緊張起來,在勾心長和師兄們一起吃飯一起幹活時,不少人時不時對他出口嘲諷。
一開始勾心長還十分克制,並不跟師兄弟們爭吵,但這些人見他對師兄弟們的嘲諷言語不佳反擊,竟得寸進尺,更是變本加厲起來。
勾心長想要跟他們解釋清楚,可是誰有肯聽他說呢?師兄們吵得過分時,勾心長也想過跟他們爭吵一番,打不了打一架就是,但是勾心長畢竟想著師父對自己關愛有加,如果和師兄們動起了手,豈非對不住師父的栽培養育之恩?
而對於師父變成這樣,必定有其原因,他決定先將原因查清楚再做決定。
勾心長在師門中雖然因為師父獨寵自己而和師兄們鬧得很不愉快,但畢竟還是有兩人跟他交情不錯,這兩人都是他的師兄,勾心長去見師父,企圖從他話風中問出師父對自己前後態度相差這麼大的原因,若是自己無意中做錯了什麼事,得罪了師父,而自己還不知道的話,豈非會讓他後悔終身?
哪知道雨虹道長只見他一眼,就說道:“為師從現在開始要閉關一段時間,沒有什麼重要的事不要讓人來打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