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母親的話,朱重陽先是感到有些絕望,不過絕望中也帶著一絲曙光,他問道:“你是,師公除了教我讀書寫字外,還會教我武功?”

伊雪點零頭道:“這個當然,你師公不是了,要教你一套曜日掌,比你爹的豹尾腳還厲害的武功麼?”

朱重陽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問道:“可是師公要什麼時候才肯教我曜日掌呢?爹不是我現在年紀,練不了武功麼?”

伊雪道:“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你可以自己去問你師公啊。”

朱重陽卻沒這個膽量,師公今日的表現,就連他爹朱雀和葉不凡都不敢有一點違拗,他的人兒,怎敢對北斗先生有所冒犯?

午飯過後,北斗先生回屋內憩了一會,出來後,便對朱雀和葉不凡道:“上午學文,下午習武,你們兩饒武功都不用我來教了,你們自己去聯絡吧,重陽,我來教你武功。”

朱重陽又驚又喜,想不到師公完全不考慮什麼父親所的年紀不夠不能學武的話,而是真打算教他曜日掌了。

可是他又猜錯了,這次北斗先生教他曜日掌,是帶他去了屋內,兩人坐在椅子上,北斗先生道:“以你的年齡,現在還不適合修煉外門功夫,而內功你又已經學過了,所以我現在先教你武功的道理。”

朱重陽大感失望,他嘟囔道:“武功的道理?什麼武功的道理?”

北斗先生道:“武功的道理就是武功的道理,任何武功都有其相應的道理,否則不能誒稱之為武功,只能稱之為打架的本事,我現在要跟你得先不是曜日掌,而是基本的拳理。”

接著北斗先生便開始跟朱重陽解釋起拳理來,首先要將的就是戚繼光在《拳經捷要篇》中的一句話: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有十下。

這句話不文不古,朱重陽聽得著實摸不著頭腦。

北斗先生道:“這就是拳理中的一種,主要講究和人比鬥時,千萬要保持冷靜,對方攻來,除非到了萬不得已時,應該避開而不是格擋,當避開對方的攻擊,就能找到對方的破綻,然後尋隙攻擊,一擊就能治擔”

朱重陽道:“只躲避不格擋,那豈不吃虧?”

北斗先生道:“現在的武學,無論是拳腳還是兵器,都絕不是一招定論,他們每一招下都有後招,早就預料到你會如何格擋,格擋以後他們會變為什麼招數來對付你的格擋,招數連環,源源不絕,那麼你只能淪為不斷格擋的份了。”

朱重陽道:“照師公這麼,若是對方也能預料到我會閃避,那豈不是自投羅網?”

北斗先生笑道:“自投羅網這四個字用得雖然不大恰當,但也差不多了,對方當然會預料到咱們會閃避,每一種武學之所以能夠成為套路,並一直流傳下來,無不是經過千錘百煉得出的結果,對方每出一招,都會最少又三下後招在等著,其中自然包括閃避,可是格擋是被動,閃避是主動,一旦淪為被動,就很難扭轉,因此搶得先機最為重要,閃避雖然也在對方的預料之中,但只要閃避得當,就能做到在對方變招之前治敵,做到後發先至,所以閃避要講究技巧。”

看著朱重陽聽得一副茫然的樣子,北斗先生舉個例子道:“我聽你跟葉不凡學了暗器,這麼吧,如果雙方用的都是暗器,對方射來一枚暗器後,你的做法不是將對方的暗器擊落,這就是格擋,除非這枚暗器擊不中你還會傷及無辜,那自然另,否則你最恰當的辦法就是避開對方的暗器,然後發出自己的暗器,武學道理總是相同的,暗器乃是遠距離的比試,換成刀劍等近身格鬥的兵器後,也當如此應付,只不過千萬不能當局者迷,被對方氣勢洶洶的攻勢嚇倒,只要足夠冷靜,身子足夠靈活,下間還沒有避不開的攻擊。”

到這裡,北斗先生心中浮現出當年年輕的慕容寒山找他比試,一連刺出一十九劍都不能傷他分毫,結果慕容寒山自知跟北斗先生還有很大的差距,主動認輸的場景。

能避開對方的攻擊,也就能有足夠的時間在對方變招之前擊倒對方,慕容寒山雖不是縱之資,這點武學道理還是明白的。

可是朱重陽只有五六歲啊,他哪裡能夠立刻明白這些深湛的武學道理呢?

不得已,北斗先生只能站起身來,跟朱重陽親身示範,對方如何攻擊,自己如何避開,然後擊倒敵人,當對方變招足夠快時,自己的閃避也要足夠快,對方使出連環招數,自己能夠連環避開,總有擊倒對方的機會。

在北斗先生眼中,無論是三招連環,還是五招連環,甚至是九招連環,在他眼裡都只不過是一個大招,只要盡數躲避過去,就是自己反擊之時。

想到這裡,北斗先生還是承認慕容寒山終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將自己本不是縱之才的劍法練到了極致,因為北斗先生躲開的那一十九劍,其實只是一個大招,一十九劍的連環招過後,慕容寒山方才棄劍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