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醒來時劉一手已經回來,其實他早已經回來,不過看到伏纓和朱雀兩人倦極而眠,沒有打攪他罷了。

朱雀和伏纓想起劉一手同樣沒有休息,都感到有些慚愧,兩人來到另一間屋子,見到神色頹然喝得醉醺醺的劉一手,不問可知他並沒有找到能解救活死人之毒的郎中。

兩人安慰了劉一手幾句,讓他先去休息,睡醒後再想辦法。

劉一手問道:“那你們呢?”

兩人都已經恢復了精力,朱雀道:“我們去伏纓公子以前見到李東璧先生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到他,路途中我們再尋訪打聽有沒有別的郎中能有偏方能夠治療的。”

劉一手點了點頭道:“好吧,你們兩位大俠辛苦些,小弟就偷個懶,留在分堂中等候各地傳來好訊息,一旦探聽到李東璧先生的所在,我會及時讓他去三清山,並請沿途丐幫弟子接應,揚州江流幫的事已經解決,此後再不會有人會被擄走做成活死人了。”

跟丐幫分堂辭別後,朱雀和伏纓兩人離開丐幫分堂,向伏纓小時候去找李東璧治療寒毒之處趕去。

途中一旦聽人說起,什麼郎中治病高超,兩人就會前去拜訪,然而最終都是失望而歸,這些郎中就連道家能夠炮製的活死人是怎麼一回事都說不明白,伏纓給他們說了太陰丹的方子,他們非但聞所未聞,就連太陰丹這種東西,都感到沒有存在的可能。

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望後,朱雀和伏纓兩人來到了李東璧和乃父李言聞的故居,來到這裡,他們陡聞一個噩耗,原來別說李言聞,就連李東璧都已經仙逝。

伏纓驚聞究竟,原來李東璧的父親乃是年歲到了,壽老終寢,而李東璧雖然也差不多,卻在七十五歲那年去世,以他的醫術,原本可以長命百歲的,可是他遍嘗百草,為了編纂《本草綱目》,體內積累了不少有毒之物,平時都是他靠著精湛的醫術,用各種藥物化解,但年紀大了以後,體內積攢的毒性爆發,這位被人們尊稱為“藥聖”的醫術名家,就這麼為了造福後世之書,終於仙逝。

朱雀和伏纓兩人想不到李東璧竟然已經去世,驚愕之餘,更感到失落。

伏纓也猛然想起,自從小時候由李東璧先生以高明的醫術活命以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

三十多年,讓很多事情都變得物是人非。

他也有三十多年沒有回家去了,家中的一切,他的父親伏風在他小時候的樣子,早已模糊不清,恍如隔世,不知道他如今還在不在世,恐怕就算伏風還活著,也早已忘了自己曾經有過這麼一個兒子。

也罷,過去的一切就這麼過去吧,說不定此時付家村裡他的那個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早已經成家,自己何必再去攪擾他們呢?

朱雀沒有伏纓這麼多感慨,他說道:“既然李東璧先生已經仙逝,咱們還是再想想別的辦法吧。”

伏纓從感慨著回過神來,他說道:“不管怎樣,李東璧先生於我都有活命之恩,我去他墳上上一炷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給李東璧上香之際,伏纓又從旁人口中打聽道,這李東璧還有一個兒子,名叫李建元,此人盡得乃父所傳,醫術高明,不過他並不出診,而是在家整理其父的著作典籍。

朱雀和伏纓兩人聞言大喜,如同在絕望夜色中忽然看到一絲曙光,兩人打聽了李建元的居所,連忙趕了過去。

見到李建元后,朱雀和伏纓一時都覺得似乎找錯了人,因為李建元看起來太過年輕。

李建元問起兩人拜訪的究竟,得知他們是想來找其父解救活死人之毒的,連忙將兩人請進屋內。

在李建元的書房裡,朱雀見到無數醫術典籍,還有很多書稿,或完成的,或未完成的,旁邊還有兩人幫手,從其他典籍上臨摹一些草藥的圖形。

李建元跟兩人解釋道:“我雖然子承父業,掌握了先父的一些醫術,本可以治病救人,發揮所長,但我仔細思量過,以我個人之力,就算窮其一生,又能治療幾個人呢?先父的典籍卻能造福後世無數人,所以我覺得還是依靠父親所傳,將他畢生心血整理出來,才能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靈,告慰蒼生。”

伏纓自然先表達了當年李東璧救治他性命的恩情,接著跟他說了活死人的事。

李建元詳細詢問了他關於活死人丹藥的藥方和材料,以及中了活死人之毒後的症狀,伏纓一一詳細跟他說了。

聽了這些丹藥的煉製,竟是修道之人所為,李建元大罵這些道士的歹毒,他跟伏纓說道:“修道行醫,原本都是救助世人之事,只不過修道診治的事人的內在,醫道治療的則是人的體表,修道先要學會做人,明明打著拯救世人的幌子,卻在做著害人的事,何其歹毒。”

朱雀點了點頭,擔憂地問道:“不知先生可以診治之法?”

看著李建元蹙起的眉頭,他和伏纓兩人的心都高高懸起,唯恐李建元說出無藥可治的結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