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尋找金奩峰(第1/2頁)
章節報錯
伏纓一個人辭別朱雀和慕容寒山後,快馬向東趕去。
單勤王的那支千人隊是否因為糧草已盡而趕回去或者陷入更糟的情況,還不得而知,他恨不能胯下的馬兒生出雙翼,一步就飛到羊駝山金奩峰,找到雪隱門的藏寶地,然後交接了差事。
雪隱門若不以刺殺為業,轉而經商,說不定更有可為,他們發明的血印讓他們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可算是眼光獨到,算到了有錢人最擔心的性命安危,算得上憑空製造出奇貨可居之物。
只是在準噶爾部沒有偷到大汗的血印,算是一件憾事,不過若能找到雪隱門的藏寶處,也算能夠彌補自己的一些遺憾。
伏纓常以俠盜自居,他這麼多年來所偷盜的珍玩寶物或者金票銀票,除了一些他十分喜歡的,大部分都折了現,換成現錢後,他按照二八開,給自己留下兩成,八成都給捐了出去,平白送給那些貧苦百姓,也正因為如此,那些丟失了財物的人沒有對他竭力追索,很多武林世家丟了東西,不用去查也能猜到幾分,多半是被伏纓偷了去,若是這些人聯手非要跟他過不去,恐怕他伏纓在江湖上也將步步荊棘,走不長遠。
可是這些世家卻居之坦然,有的人見到他偶然提起,也不過哈哈一笑變過去了,伏纓當然也領他們的情,這些人也知道紅纓公子不會在一家做兩次案,因此有的人家都希望伏纓趕緊來偷一次,那麼以後也就安全踏實了。
伏纓劫富濟貧用去了八成偷盜的財物,自己只留下兩成,長年累月所積,也是一筆鉅富了,有了這筆巨大的資產,伏纓早就夠花幾輩子的了,可是他卻將自己積累的大部分財物,在這次天災之下,又捐出去了八成給災民。
和其他盜賊被迫偷盜不同,別人偷盜不是被生活所迫,就是賭紅了眼,或者別的理由,伏纓偷盜乃是天生喜好,他喜歡偷盜過程中那種尋幽探秘的過程,喜歡像破解謎團一樣突破大戶人家的重重阻隔,找出他們精心藏匿的寶物,這個過程既驚險又刺激,讓伏纓藝成以來始終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最近一段時間來到中原,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動手,也沒有值得他動手的目標,他的手都開始發癢了。
回到中原一定要好好過過癮,他這麼想著,就像酒徒犯了酒癮時那樣,想起以前做過的案子,忍不住心癢難搔。
而此次找到藏寶地,也算是從某一方面紓解幾分。
快馬在草原上疾馳,兩旁的風景急速地倒退,若非是睡覺吃飯便溺等這種必須之事,他都不願停下來。
他被一股熱情驅使著,他能堅持下來,胯下的馬兒卻吃不了他這麼拼命的趕路,馬兒被累得跑不快了,伏纓便到途徑的部落中,將馬賣了,再加錢換上一匹好馬。
就這樣換馬不換人,伏纓很快來到了中土和西域交接處,他並沒有先去羊駝山,而是先趕去距離準噶爾部落不遠處的樹林中,那裡是單勤王派來隨他搬運寶藏的一千名士兵。
千夫長名叫呂如意,是單勤王最為信任的人之一,否則也不會派他出來擔任這個運寶藏的艱鉅任務,如今朝廷大軍步步緊逼,單勤王只能苦苦堅守,償若再沒有錢財或者糧草的支援,單勤王的義軍也支撐不了多久了。
呂如意帶著單勤王的期望,帶著一千名士兵隨伏纓來到這人生地不熟的西域之地,伏纓自告奮勇,一個人深入西域腹地,去打聽藏寶之地的所在。
伏纓臨走時言之鑿鑿,要不了多久就能打聽到藏寶處,回來帶領大夥前去搬運。
可是伏纓這一走,卻了無音訊。
糧草很快吃光了,手下建議呂如意先回去,否則這些人吃飯生存都成問題,還談什麼任務?
呂如意卻對伏纓十分信任,他說道:“首領將希望都寄託在咱們身上,他還在陝北對抗朝廷軍,咱們回去怎麼跟他交代?沒有吃的,咱們就去找吃的,總不能就這麼空手而歸!”
他說的非常堅定,手下只得照做,為了尋找吃的,呂如意將一千人分成十個百人隊,有的去捕獵,有的去打漁,有的去摘野果,挖乾糧,甚至不惜扮成馬賊,去搶掠附近小一點的部落的牛羊馬匹,就這樣苦苦支撐。
呂如意表面上看不出什麼情緒,還帶著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其實心中他比誰都更為焦急,加入伏纓出了什麼意外,他唯有以死來報答單勤王的知遇之恩了。
時間一晃過去了十多天,對呂如意來說簡直是度日如年,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他們這支軍隊並沒有餓著肚子,他們透過各種手段找來吃的,比起遭受旱災的中土,草原和樹林就像一個能夠提供各種食物的寶藏,只要用心發掘,就能找到各種果腹的食物。
可是他不知道自己還要等上多久。
這一日,呂如意正指揮手下將獵來的獸骨再用水煮一煮,獸骨劈開後,裡面還有骨髓,熬成湯,大家吃了也能抵禦一些飢寒,食物雖然還有,但呂如意卻要精打細算,不能浪費。
就在大夥準備的時候,負責放哨的人過來報告,有一匹快馬正向他們這裡疾馳而來,他們雖然人多,但畢竟是在西域瓦剌人的地盤上,若是地方的探子前來打探,說不定跟著就會有西域大軍前來圍剿他們,因此他們也時時保持警惕。
呂如意親自趕來檢視,他眼光犀利,很快看清馬上之人正是他朝夕想念的伏纓!
就在看清來人是伏纓的那一刻,呂如意甚至想大哭一場以舒胸憶。
伏纓下了馬,見到這支千人隊還在,連忙衝過來,對呂如意表示歉意。
呂如意連忙表示沒事,大夥在這裡過得還不錯,他心中激動,沒心情說別的,首先問的就是寶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