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節的西域,崑崙山北聖蓮峰落花臺下的平原上,數百人在圍著三人廝殺不休,旁邊十多萬前來聽活佛說法的百姓見到這場慘烈的廝殺,善良的他們嚇得向西邊退卻,和這些廝殺之人拉開了距離。

奇怪的是,明明是數百人圍攻三個人,但佔了上風的,卻似乎是被圍攻的人。

三個人,三把劍,似乎完全不將這些人放在眼裡,他們的寶劍寒光閃過之處,必定出現淋漓的鮮血,以及伴隨著有人倒下。

倒下的當然不是三人,否則這場圍攻早就結束了。

一旁觀戰的大汗也上了馬,一副隨時都能避開逃走的樣子,他身旁的謀士說道:“似乎不是他們。”

大汗有些茫然若失,他計議良久,不惜謊稱血印丟失,暗地裡卻和雪隱門的人相勾結,並且出動大軍,就是想給幾位覬覦他大汗之位的兄弟們一次機會,一次再也不能打他權位的機會,他認定他的兄弟裡必定有人夾雜在百姓中準備刺殺他,只不過絕不像這三個人。

不是說這三個人武功不足以刺殺他,恰恰相反,這三人武功之高,已經到了沒有在這種場合才出手的必要,以三人的驚世武功,任何時候都可以前去刺殺他,如今這種情況下,反而不是對付他的良機。

難道是他估計錯了?

有一名部將說道:“這三人好厲害的身手,大汗,要不要讓大軍攻上去?”

他所指的大軍自然是他們身後的兩萬鐵騎。

大汗反問道:“攻上去?他們三人?”

歷史上從無出動數萬人對付三人的前例,可是若不出動大軍,也似乎拿不下這三人。

謀士眼利,他用疑惑的口吻說道:“以這三人高明的身法,似乎隨時可以離去,為何他們不走呢?”

為何他們不走呢?不僅是謀士有這種想法,就連身在戰局中的伏纓也感到困惑,三人聯手,固然能夠威風一時,但等到三人精疲力盡時,大汗大軍湧上,三人又非神仙,再想走恐怕也走不掉了,慕容寒山再等什麼呢?

圍攻他們的人共有三百多人,除了一百名士兵外,其餘兩百多人都是雪隱門的人,他們出動這麼多人,就是想將慕容寒山等人置於死地,慕容寒山等人來到草原上的事,他們早就從查巴海手下逃得性命的馬賊口中得知,所以雪隱門此次表面上是幫助大汗鞏固王權,當然也有置慕容寒山死地的打算。

他們之前因為錯估了慕容寒山的實力,導致損兵折將,這次他們吸取教訓,一次出動兩百多人,誓要將他以及他的同伴一舉殲滅。

而此次圍攻,也是他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朱雀、伏纓和慕容寒山三人身上都是圍攻他的人從傷口飛濺出來的血,真正是浴血奮戰,而一旁的大汗帶著兩萬騎兵,雖然對三人虎視眈眈,卻也沒有立刻加入戰局的意思。

慕容寒山接連出手殺死了十多名雪隱門的刺客,情緒不帶半分波動。

而朱雀雖然有種打得糊里糊塗的感覺,手底下也沒有閒著,死在陵光劍下的雪隱門刺客也不在少數,伏纓左衝右突,希望這些人能夠主動退出戰端,他心中惦念的還是雪隱門的藏寶之地,最好他們能夠邊打邊退,將這些人引到人少之地,隨便擄走幾個雪隱門的人然後拷問。只可惜朱雀和慕容寒山此時完全沒有這種打算。

就在雙方打得不可開交時,大汗在旁邊也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旁邊的屬下倒是看得心焦不已,不斷勸說大汗加入戰場,儘快解決這三人。

大汗冷靜地觀察著周遭的形勢,對部屬的提議似乎充耳不聞,他說道:“眾人做好禦敵準備!”

軍令一層層地傳遞下去,大汗身後的兩萬騎兵全都保持了開戰前的警惕神色,只不過他們全都稀裡糊塗的,看不出誰會來攻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