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寒山透過這個部落的規模,推斷出這個部落差不多有兩三萬人,已是草原上少有的大規模的部落群了,其中精壯男子不亞於一萬人,就算有大軍來犯,他們也能抵抗一陣子,何況草原上的人都精於騎射,一萬騎兵足足抵得上三萬中土的朝廷軍,為何他們會對這陣子馬蹄聲感到緊張呢?

因為慕容寒山聽出這些馬蹄聲不過百十人,絕不足以對他們造成什麼威脅,他能聽得出,這些久在草原上生活的牧民又怎會聽不出?

很快,這百十人就旋風般來到篝火宴會旁,馬上的人並沒有下馬,顯得極為傲慢。

來人的態度惹起了很多烏蘭氏人的不滿,這些人紛紛用慕容寒山聽不懂的話議論著,班闌珊見慕容寒山一臉茫然,連忙對慕容寒山說道:“來人也是這個部落的,只不過不是烏蘭氏的人,而是察魯不花氏的人,和烏蘭氏向來不合,這次烏蘭氏舉辦喜事,這些人前來多半不懷好意。”

慕容寒山這才知道,就算是一個部落裡的人,相互之間也會出現矛盾,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中原一些大家世族,為了爭名奪利,兄弟之間,妯娌之間,也會生出嫌隙來,更有甚者,為了繼承家業,甚至出現過兄弟相殘的奇聞。

今晚嫁女之人出來會同烏蘭氏的首領一起出來指責來人的無禮,來人似乎理虧,從馬上下來,雙方一番交談,惹來其他烏蘭氏的起鬨,不過來人人數雖少,卻根本不畏懼烏蘭氏的人,顯然部落也有部落的規矩,而且察魯不花的族人也就在附近,來人也不怕吃眼前虧,雙方激烈地爭吵起來。

班闌珊在旁展現了一個上千兩銀子僱傭的嚮導的素質,不斷地跟慕容寒山講解雙方爭吵的內容。

原來雙方族人不和已經很久了,只不過礙於部落的規矩,所以一直剋制著,但一旦有了什麼事發生,雙方就會藉機跟對方鬧事,這次察魯不花過來就是想參加烏蘭氏的摔跤比試,企圖贏得最終的獎勵,烏蘭氏不允許他們參加,理由是他們並不是烏蘭氏邀請的客人,而察魯不花則強辯,整個部落的人都是一家,哪還分什麼客人主人,他這次帶來的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察魯不花裡的摔跤好手,贏得摔跤比試的獎勵還在次要,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壓烏蘭氏一頭。

雙方爭辯許久,最後察魯不花以若是不讓他們參加,就找其他氏族的人出面評理,請部落首領出面剖析對錯,嫁女的這家人以及烏蘭氏的首領不願一場喜事鬧得不可開交,惹來部落首領以及其他氏族的不滿,只得不情願地讓他們參加。

根據雙方爭吵的內容可知,烏蘭氏也曾派人到察魯不花氏的地方去鬧過事,用漢人的話來說,這次察魯不花的到來屬於來而不往非禮也。

慕容寒山因為事不關己,在一旁吃著肉喝著酒,看著熱鬧。

烏蘭氏的首領讓剛才獲勝的好手先休息一會,畢竟這數十名年輕的好手為了爭奪勝利,每個人都已經經歷了數場比試,體力消耗地嚴重,察魯不花氏選擇此時出來參與比試,那是早就算計好了的,他們的人個個精神飽滿,神完氣足,顯然佔了很大的便宜,烏蘭氏人人都明白此點,因此紛紛喝罵。

察魯不花氏前來的人渾不在意烏蘭氏的喝罵,只催促著烏蘭氏趕緊派人出場比試,其囂張處,就連慕容寒山幾乎都看不下去了。

在中原,只有下三濫的人才會用車輪戰和人相鬥,且美其名曰公平比試。

剛才給慕容寒山遞酒割肉吃的人忿忿不平,甚至都要出來迎戰,被旁邊的人勸住,說道:“烏蘭拓野,你年紀大了,靠著一股衝動前去,償若輸了,丟的可是咱們族人的臉。”

慕容寒山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問起班闌珊,班闌珊告訴了他,並勸道:“若非我不會摔跤和武功,否則我也要出手滅滅察魯不花氏的威風,他們實在是太囂張了,先生,不如你出馬為烏蘭氏出一口氣,反正也不費什麼力氣。”

慕容寒山搖了搖頭:“一來我不是烏蘭氏的人,就算幫烏蘭氏出手,那個什麼察魯不花氏的人也不會服氣,二來我若是出了手,烏蘭氏的人在部落中也不好交代,怎麼請外人來滅自己部落人的威風?我看你也不要打抱不平了,這是他們自己人的事,咱們也理會不輕。”

其實話是這麼說,他自己何嘗不知拿人手短,吃人嘴短的道理?

看著察魯不花氏的人傲慢無禮的樣子,慕容寒山也有些看不過去,但是他出手又算怎麼回事呢?

班闌珊聽他說得有道理,只得不再相勸,但臉上一股憤然不平之意卻顯而易見。

那邊烏蘭氏的首領終於受不了察魯不花氏人的所激,派出一名摔跤好手先比試一局,以給其他人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

察魯不花氏這邊也派出一人出戰,雙方的比試結果不用說也能知道,察魯不花方的人很輕鬆地將烏蘭氏的人摔倒三次,獲得勝利,這原本就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試,察魯不花氏的人獲勝後,他們更是囂張得不可一世,指著烏蘭氏的摔跤好手進行挑釁。

烏蘭氏的人既忿忿不平,卻又沒有出手之意,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經過這幾場的比試,已經有些力不從心,和察魯不花氏這邊的生力軍相比,那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