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知府搖了搖頭:“不用,我相信此人並非擄走我孩兒的人,這點眼光我還是有的。”

等到王總兵將圍困他們的官兵撤走後,羅知府對慕容寒山道:“若不嫌棄,恩公跟我去府衙一趟,讓本官設宴款待恩公一場如何?”

慕容寒山拱手道:“恩公一詞愧不敢當,不過一件小事,知府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羅知府笑道:“那好,我不稱恩公便是,你也莫要稱我為知府大人,我姓羅名遐齡,你直呼其名便是,未知恩公尊姓大名?”

慕容寒山見他因救了他的兒子而坦誠相見,也不願謊言相欺,只含糊地說道:“我姓慕容,名字卻不願多說,往羅兄體諒。”

羅知府道:“性俠義之舉卻不願留名,慕容兄弟讓我感到汗顏,請,請!”

慕容寒山雖不想跟官府打交道,但他心中更不喜歡被一個孩子矇騙得稀裡糊塗之感,不弄明白,始終有橫亙心頭之感,何況他龍潭虎穴也去得,也不懼一個區區府衙,便說道:“羅兄請帶路。”

去府衙的路上,慕容寒山看著不時回頭看著他的羅小英,他臉上的真誠絕非作偽,他想不明白,如果他是知府羅遐齡的兒子,那麼昨天晚上他埋葬的那對夫婦又是誰?

來到府衙,羅知府對慕容寒山甚是客氣,他一邊命人準備酒席,一邊請慕容寒山到後堂喝茶等候。

在後堂,羅知府問起羅小英的經過,羅小英將這些天來的遭遇說了,慕容寒山聽了他父子的話,這才明白為何羅小英會向他撒謊。

原來在半個月以前的一個夜晚,忽然有一位身手極為高明的黑衣人夜探府衙,此人避開了衙門裡巡邏的守衛,不聲不響地將羅小英劫走,並留下一封書信,希望知府能夠將漢中拱手讓給一支義軍,否則就將他兒子宰了餵狗。

羅知府說到這裡,對慕容寒山道:“我受朝廷深恩信任,方能有今日,豈能做出那不忠不義之事?但我兒子的性命我又不能置之不理,信上說了,給我一個月的時間考慮,我想此人既然能夠高來高去,躲開守衛將我兒擄走,說明此人乃是武功高強之輩,俗話說得好,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擄走我兒的是武林中人,我便只能招攬各地武功好手,看看能不能打聽到我兒的下落,如若能夠悄無聲息地將子英這孩子救出來,我也不用做出背叛朝廷之事,慕容兄弟覺得此法如何?”

慕容寒山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同時心中也明白了所謂知府受人挾持是怎麼回事,原來是有人以他兒子為質,要他將漢中送給其中一支義軍,這比抓了他本人更具威脅力,只不過羅知府沒有說出是那一支義軍,可能對於此人來說,哪一支義軍都沒有區別。

而據羅小英所言,就有些混亂,鑑於他不過是個孩子,慕容寒山耐心傾聽,也聽明白了個大概。

那天夜裡,羅小英正在睡覺,忽然感到身上一麻,就連話都說不出來,他的人被一位穿著黑衣服的大人背起來,然後躲開守衛,跳過牆頭,帶他離開了漢中府,在一個偏僻荒涼的地方過了一夜。

天亮後,羅小英心中害怕,忍不住大哭起來,哭喊著要去找爹,這黑衣人拉下面巾,看起來頗為蒼老,他對羅小英的啼哭頗感厭煩,便威脅他:“不準再哭,再哭地話我就將你丟到河裡去。”

羅小英不敢再哭,但眼淚還是止不住地掉落下來,黑衣老人帶著羅小英盡揀沒有路的地方走,到了第二天晚上,他們到了東邊的一處山林中,見到了一批人馬,黑衣老人跟這群人中的頭兒說了些話,就將羅小英交給了他們。

這些人對羅小英還不錯,在黑衣老人離開後,他們給了羅小英一些肉吃,並跟他說道:“你只要乖乖地聽話,一個月後我就帶你去找你爹,償若不聽話,你就再也見不到你爹了。”

雖然同樣語出威脅,但這群人並沒有凶神惡煞,也沒有難為他,羅小英跟著他們四處遊蕩,從沒有在同一個地方待過兩天以上,羅小英很感激他們,因為這些人自己都吃不飽,卻從沒餓著他過。

大約四五天前,羅小英因為這些人對他很好,所以他也不怕他們,這天晚上,他趁著這些人睡著了,起來小便,結果發現看守他的人已經睡著了,他小便完後,便偷偷地跑了出來。

他不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也因此找不到漢中府的位置,只能胡亂地在山野中行走,路上遇到一對好心的逃荒的夫婦,這對夫婦見他穿著華貴,問起他的身份,羅小英便跟他們說了自己的爹是當官的,半夜裡被人捉走的事,結果夫妻兩人聽後決定送他回家,說不定能得到一些賞錢,就此擺脫貧困的命運也未可知。

這對夫婦對羅小英說到,他們以前也有個兒子,只可惜荒年沒有養活下來,夭折了,原來他們的孩子叫做虎娃,這也是後來羅小英為何冒稱自己叫做虎娃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