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當年舊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無為酒家顯然是無為州達官貴人方能過來享受之地,在這裡吃酒的,不是達官貴人,就是富商巨儒,往來無白丁,慕容寒山且不去管這些,他也決定放肆一回,他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往常那些自己給自己所做的清規戒律,瞬間拋卻一旁。
慕容寒山甚至在想,我自己就算喝得大醉又如何?在茫茫人海,自己所依仗的,不過一把劍而已,在劍上的純熟,他或者不比一位賣油翁將油傾入油壺的本事。
不如一位補鞋匠對縫補鞋子的熟練,三百六十行,練劍也算作一行,自己不過是這一行中出類拔萃的,未必比其他行當中出類拔萃的人做得更為出色。
否則的話,自己為何救不了那苦命的母子三人呢?
酒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人暫時釋懷,放下心中的糾結,卻也能讓人陷入更深的糾結當中。
慕容寒山買醉,不過是圖一輕鬆,可是心中的事情,卻讓他覺得更為沉重。
往日的慕容寒山何等瀟灑,殺該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人,一生忠於劍,終於做到了劍中的極致,成為人人羨慕的劍神。
然而這真是他心中想要的麼?
慕容寒山不禁想起了往事。
那一年,他只有五歲。
五歲的孩子,似乎只知道嬉鬧頑皮,可是慕容寒山卻要在洗劍池畔練劍。
慕容寒山循規蹈矩,每一劍刺出,都不能相差分毫,否則就要捱上一板子。
這種殘酷的教學,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場噩夢。
然而對每個孩子的父母來說,這都是渴望可不可及的經歷,因為教導慕容寒山習劍的,正是江湖中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劍魔曹易陽,曹易陽因為因為打賭輸給他的父親,所以甘願教他習劍十二年。
十二年的噩夢就是從五歲開始。
對慕容寒山來說的噩夢,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福緣,就算放在如今,若能有人請得到劍魔這等高手教習自己的子女,寧可折壽三十年。
如果說慕容寒山還不感到知足,大家只能說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大人們的理解往往和年幼的孩子不同,慕容寒山被迫接受曹易陽的教導,心中那是一萬個不願意,他的家境在蘇州來說,就算稱不上豪富,那也是不輸於吳中鄉里,少時頗有一些夥伴,陪他度過充滿情趣的童年。
可是自從曹易陽來到家中之後,便成了慕容寒山噩夢的開始。
這個噩夢困擾了他十二年,隨著他逐漸的習慣,噩夢變成了習以為常。
就在他十七歲上,曹易陽對慕容寒山說道:“我一身本領全都教給了你,此後成就如何,全看你自己了。”
無論是誰,在習武的過程中,總會將師父看成天下第一厲害的人物,而自己償若能盡得師父真傳,那也是除了師父之外的天下第二,償若有一天,自己能夠透過努力超過師父,那便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為天下第一了。
只可惜事實往往不是如此,所以師父在弟子出山之前,總會告誡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切不可狂妄自大。